第437章 嘉禾郡主死了(第1页)

此求和之举,时机突兀,条件优渥至极!

武王与罗大将军反复推演,皆认定此必出自西虞那位神鬼莫测之军师手笔!

自此人现身,大晏军攻势便如陷泥沼,寸步难行,伤亡惨重。

其坚壁清野,深沟高垒,已将残存国土守得固若金汤。

值此胶着之际,西虞抛出此等厚利,时机之精准,条件之巧妙,绝非西虞昏聩国主所能为!

必是那军师审时度势,行此以退为进,估计是图谋东山再起之缓兵毒计。

……

晏时叙将战报拍于御案之上,指节无意识地重重叩击着紫檀案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目光扫过几位臣子,声音低沉:“西虞此番求和,诸卿以为如何?”

城王率先出列,眉宇间尽是冷厉:

“皇兄!臣弟以为,此乃西虞包藏祸心之举!”

“割让三城,看似诚意,实则是弃卒保车,既可暂缓我军锋芒,又能示弱麻痹我军心;”

“献上珍宝,名为赎罪,实为利诱,意图消磨我军进取之志;”

“至于和亲……”

他冷哼一声:“更是赤裸裸的缓兵之计!名为结亲,实为拖延时日,使其得以喘息,暗中积蓄力量!”

“一旦允其求和,无异于纵虎归山!”

“假以时日,有那‘鬼面军师’在幕后运筹帷幄,西虞死灰复燃,卷土重来,绝非危言耸听!”

罗云梡沉声附和:“城王殿下所言极是!那军师用兵如鬼,诡谲难测。”

“我军将士浴血奋战近五年,方得今日之局。若就此议和,半途而废,岂非前功尽弃?更恐养虎为患!”

“末将以为,当拒其国书,一鼓作气,犁庭扫穴!”

几位主战的大臣纷纷点头,神情激愤。

临王却眉头深锁,面露忧色:

“皇兄,诸位大人,西虞主动求和,国书言辞恳切,条件丰厚异常。”

“若断然拒绝,恐失天下人心,令四方属国寒心,道我大晏穷兵黩武,不给降路。”

“且西虞虽残,困兽犹斗,若继续强攻,我军将士伤亡必重,国库消耗亦是巨大。”

主和派大臣也低声议论,认为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得三城、巨资与臣服,也算体面收场,可减轻国力损耗。

谦郡王眉心微拧,严肃道:“可若允其求和,则确如城王弟所言,纵虎归山!那军师一日在西虞,便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