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章 扫厕所名额,价格4000元!(第1页)

你眼中的演唱会,可能只是一场纯粹的音乐狂欢。

实际上,这是歌手商业能力的终极考场。

光有热度,没有市场的歌手,是不受商业待见的。

热度或许能带来一时的话题量,但演唱会的市场表现才是实打实的试金石。

有些明星凭借一部爆款剧或一档热门综艺迅速走红,社交媒体上讨论度极高。

看似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可当尝试举办演唱会时,却出现售票惨淡、上座率不足的情况。

这便是只有热度缺乏市场号召力的典型表现。

这样的明星难以获得商业品牌的青睐。

因为品牌方更看重能否通过合作实现产品销量的提升或品牌影响力的扩大。

而没有市场支撑的热度,无法为品牌带来实际的商业利益。

为什么歌手那么热衷开演唱会?还不是因为演唱会是歌手商业价值的放大器,是能把名气 变成真金白银,把粉丝喜欢变成市场认可的最直接方式。

一场成功的演唱会,能串联起一整条商业链条:门票收入只是基础,衍生的周边售卖、品牌赞助、直播版权、场地分成,甚至后续的专辑销量提振,都是看得见的收益。

更重要的是,它能向整个行业证明:

“我不仅有人讨论,还有人愿意为我花钱,愿意为我走进线下场馆。”

这种实打实的号召力,比任何热搜数据都更有说服力。

就像孙云浩这场 8 万人的演唱会,赞助商愿意降低姿态接受无广告条款。

不是慈善,是看中了他的粉丝在过去应援中的消费能力。

孙云浩,这个名字,如今在娱乐圈就代表着口碑。

这种消费能力,从来不是靠氪金打投堆出来的,而是藏在 “为实力买单” 的细节里。

明星有实力,粉丝支持起来也有干劲。

这种支持,不是被后援会逼着冲销量,是打心底觉得 “孙云浩的音乐值得被更多人听见”。

连路人都忍不住夸 :“这才是健康的追星”。

甚至,这种行为不会被人诟病成是割韭菜行为,因为实力本身就是最好的防割盾。

孙云浩的周边定价永远贴着成本线,赚的钱全捐给了音乐公益项目。

粉丝说: “就算知道是‘赚钱’,也愿意掏腰包,因为他把钱花在了该花的地方”。

反观那些没实力的明星,动辄推出上千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