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贴出李钰霜和孙云浩、林瑾颜的赛后合影。
镜头下,李钰霜和林瑾颜姐妹情深。
反而是孙云浩成了那个多余的,哪有半分恋情的暧昧?
“这才是最好的反击。”
宋运萍对着屏幕笑了。
她把这张合影存进手机,准备在遇到路人质疑时发出去 。
事实永远比脑补有说服力。
当然,反黑,只是她们这些粉丝工作重点之外的应急项。
真正的主菜,永远是让更多人听到李钰霜的歌。
有人迫不及待的黑,说明有人急了!
“就喜欢看你们跳脚又干不掉我们的样子!”宋运萍得意的像个傻子。
透过现象看本质。
歌王的热度能撑几天?
撑死了一周!
一周过后,当《歌手》的热度退去,能留下的只有作品。
宋运萍太懂娱乐圈的热度法则:
综艺的光环像泡沫,戳破了就剩一地水。只有真正能扎根人心的歌,才能熬过热度退潮。
尤其是像《左手指月》、《听海》、《煎熬》这种高质量的原创歌曲,自带抗衰减体质。
它们不像流量单曲那样靠榜单冲量。
而是像埋在土里的种子,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心上,悄悄发芽。
她知道,《歌手》的热度会退,歌王的头衔会被新的话题覆盖。
但只要还有人需要一首歌来懂自己,某些歌就会一直 “活着”。
这就是高质量原创的魔法!
它不依赖综艺的光环,不依附流量的热度。
只靠每个字都戳中人心的真诚,在时间里慢慢沉淀,最后变成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就像多年后,有人提起这一季的《歌手》,或许会忘了冠军是谁,却会记得:“有首叫《煎熬》的歌,陪我熬过了最难的日子。”
这就够了!
所以,那些人恐惧的,并不是李钰霜拿下了歌王。
而是,这些高质量的歌被打上了“李钰霜原唱”的标签,从此成了绕不开的标杆。
有一就有二。
谁又能知道,这四首歌会不会只是开胃菜。
在未来,李钰霜会不会带着更多扎心又解渴的歌,在歌坛里横冲直撞?
她,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被送上神坛的天后?
这种概率,因为有孙云浩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