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此。
林天庆宛如被一个拳头大的鸡蛋卡住喉咙,脸色变得异常难看,生生呆住。
皇帝竟当众让他下野,只保留爵位?
这代表着什么,等同明示。
相对于一个亲王来讲,失去了手中权势,就算表面的爵位再高,那也相当于贬黜,投闲置散。
此后莫说还能一呼百应,把持一方军政,只怕说出来的话都没人再认真听。
这是事实!
大景立国数百年,皇族嫡系所出的亲王何其多,但这些人下野之后,又有几人还能保持往昔的风光与高高在上的态势?
最关键的一点是,林少裳最后说的几个字:回京颐养天年!
藩王都有专属于自己的封地,在封地内,一概税收、田产与布政,原则上都归藩王支配,朝廷只保留表面的话语权并设立一个朝廷直属官员,用以监管。
而有些极具能力的藩王除了能掌控自己的封地之外,也会同时在朝中兼任要职。
例如,林天庆。
他的封地原本只在扬州,号扬州王。
但因为此前备受林少裳与先帝器重,又兼任了江南六道节度使,权势滔天,成了名副其实的南境之王。
像他这样的人,即使要卸任,不再担任朝廷一方节度使之职,养老....也该留在自己的封地内。
可林少裳此时却说...要让他返回京都。
实际上便是在委婉地说,即使要废了你,你也不能继续留在江南,得返回京都,接受朝廷的监视,以免你有异心!
从另一种层面上,扼杀了他继续盘踞江南的所有退路。
但林天庆的根基与人马全在江南六道之中,此番若真的被迫返回京都,便会失去与其党羽的所有联系。
而且毫无疑问,只要他一家离开了江南,此生将再难回来。
要么被皇帝囚死京都,要么被冠以罪名,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又怎能让他不惊?
最让林天庆没有想到的是,原本这一出扬州乱局,是为了炮制林少裳,让她焦头烂额,以突显他在江南六道的重要性,继而迫使林少裳与朝廷对他低头。
却万万没想到林少裳非但能妥善处理民怨暴动,还趁势将矛头指向江南王府,属实出乎林天庆的意料。
此时。
大批民众涌上街头,几乎控制了整个扬州城内的秩序。
在陈余三人与林少裳的授意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