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白捡歼10总师!捷报:鹰酱王牌被打懵了(第1页)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余宏自然不可能将第四代战斗机,这件足以撼动世界航空格局的项目,现在就告知这留下的八十多名专家。

这等级别的工作,其保密条例的严苛程度,远超任何人的想象。

项目本身会被切割成无数个独立的子模块,核心与外围泾渭分明。

参与外围工作的专家,可能在未来数年内,都只会以为自己是在进行某种新式气动布局的理论演算,或是在攻克某个高强度合金材料的配方,他们甚至不知道这些零件最终会用在何处。

只有等到那架史无前例的战鹰翱翔于九天之上时,他们才会恍然大悟,自己亲手铸就了一段何等伟大的传奇。

这并非余宏不信任他们,而是这种跨越式发展的理念,本身就充满了不可思议!

要知道,当初余宏将一代水平的老59,硬生生魔改成能正面暴打二代坦克的怪物,所掀起的滔天巨浪至今都未平。

而现在,他要做的是直接跳过二代机、三代机的技术壁垒,造出第四代战斗机。

这种想法若是现在全盘托出,引起的绝对不是众志成城,而是恐慌和质疑!

所以,筛选出能够进入核心圈的,真正具备前瞻性思维与顶尖技术水平的同志,成为了当务之急。

为此,刚刚抵达351厂不过几天的西蒙洛夫,亲自走上了讲台。

台下听课的专家们,一部分人还未散尽的疑虑,另一部分则像宋文一样,对这个项目的真实面目十分好奇。

西蒙洛夫那双深蓝色的眼睛扫过台下,没有半分温度,那是在苏霍伊设计局里当总设计师时养成的不怒自威的气势。

他现在的心境既有背井离乡的悲怆,也有被各大院士羞辱后的不甘。

他只知道,想活下去,想看到自己未竟的作品飞上蓝天,他就必须拿出真本事,让这些人看到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这样才能作为证明他足以担当四代机设计二把手的地位。

“今天,我们不谈复杂的整体设计。”

西蒙洛夫的话通过翻译传出来:

“我们只讨论,基础的机身气动外形优化。”

话音刚落,他身后的黑板上,已经挂上了一张巨大的歼-6战斗机线图。

台下的专家们表情各异。

谈歼-6?

这是他们研究了十几年的老古董了,还能有什么新花样?

然而下一秒,西蒙洛夫拿起粉笔,线条精准而有力,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