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欧洲倾销,内相急疯了,余宏一番话扭转乾坤(第1页)

老刘愁眉苦脸地附和:

“谁说不是呢!内相,采购部的同志们都拿不定主意了。”

“今年拨给我们的农机采购预算,就那么多钱,如果按照之前的计划,采购咱们洛城一拖和红星厂等国产的农机厂产品,预算刚刚好。”

他顿了顿,语气里满是纠结:

“可现在,如果买这些欧洲货,同样的钱,能多买至少三分之一的设备,对于急等着春耕的各大国营农场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

“但是……”他后面的话没说出来,但在场的人都懂。

但是,你前脚刚买了便宜的洋货,后脚洛城一拖、红星厂这些刚靠着一股气立下军令状的工厂,就会因为没有订单而陷入停产。

工人的心气儿一泄,这刚刚燃起来的火焰,可能就此熄灭。

“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内相语气平淡,却无比坚定。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灰色的天空。

“这是西方的老套路了,先用便宜的产品占领市场,让你觉得造不如买,等你自己的生产线荒废了,人才流失了,技术断代了,他们再反过来涨价,用高昂的备件和维护费用,卡死你的脖子。”

“这个亏,我们不能再吃第二遍,这些钱,哪怕是多花了,是打了水漂,也得投给我们自己的工厂!”

“勒紧裤腰带,也要把自己的根基打牢!”

老刘听得连连点头,这是国家的既定方针,谁都明白。

可就在要下决定的时候,内相忽然顿住了。

他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余宏那个年轻却沉稳的身影。

那是个总能从看似无解的牌局中,找出唯一那条通天大路的年轻人。

从70改,到59改,再到用直-7化解西南危机…他创造的奇迹太多了。

他懂的不只是技术。

内相摇了摇头,转过身来:“稍安勿躁,这件事,还得先问问余宏。”

他看着有些诧异的老刘,解释道:

“这些拖拉机、收割机,是他的心血结晶,他对这盘棋的理解,比我们都深,我们得听听他的意见。”

说着,他拿起桌上那台红色的保密电话,直接要了351厂飞机研究所的专线。

……

351厂,飞机研究所核心计算室内。

余宏正亲自俯身在一个打开的机柜前,拿着探针,和几位老专家一起,对刚刚组装完成的铁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