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实在是不可思议……”
宋文手里握着一把游标卡尺,在一片刚刚经过测试的涡轮叶片上反复测量,嘴里不停念叨。
在他的认知里,研制这种代表着工业王冠上最璀璨明珠的第四代航空发动机,理论上对于此刻的兔子国来说,是一个至少需要三十年去追赶的距离。
材料、工艺、设计理论、加工设备……每一项都是一道天堑。
可现在,在他的亲身参与下,仅仅不到三个月,整台发动机的理论设计就已完成,连带着民用版的燃气轮机和关键材料,都已经攻克了一大半。
那些曾经卡死了国内所有航发专家,看似无法逾越的障碍,在余宏面前好像不存在一样。
这速度简直是坐火箭。
只有余宏自己心里清楚。
【贡献点存量:1130点】
农机反杀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的巨大震动,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居然还由此带来的贡献点暴涨。
这是他得以强行推进航发研制的根本依仗。
某个复杂的流体力学模型计算卡住了?直接用贡献点兑换最优解。
一种关键的高温合金材料配方始终不稳定?系统商店里有十几种更优化的方案供他挑选。
如果不是为了同步把民用领域的发电用燃气轮机,以及更长远布局的煤炭发电所需的超高压超高温耐热材料技术也一并吃透,彻底夯实整个国家能源基础,他现在甚至已经能把四代战斗机的发动机给亲手搓出来了。
这也让余宏起了点心思,看来得到贡献点并不是只有打仗这一条路。
就在余宏专心致志校对一处冷却通道的数据时,一名助理快步走了过来,在他耳边低声报告:
“余顾问,外面有人找,说是石总长和杨部长亲自挑选,派过来给您当贴身警卫员的。”
到了他这个级别,有贴身警卫不算什么稀奇事。
余宏用旁边的毛巾擦了擦手上的油污。
“让他们进来吧。”
助理点头出去,很快,办公室的门被推开。
两道笔挺的身影迈步而入。
当先一人,身姿挺拔,眉眼之间有一股书卷气,却又被一身军人的刚毅完美中和。
后面一人,则更加敦实壮硕,面庞黝黑,身上有股只有常年在最前线摸爬滚打才能磨砺出的煞气。
“报告余顾问!”
两人在他面前立正,动作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