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一笔订单三亿美刀,国家外汇储备直接翻倍!(第1页)

351厂飞机研究所内,研究所的专家和技工们,走在路上都挺直了腰杆,说话的嗓门也大了几分,脸上挂着压不住的得意。

就在昨天,总参那边通过机要通讯,把第一批出口无人机的外汇到款凭证传了过来。

当厂里财务处的老处长,戴着老花镜,用颤抖的手捏着那张薄薄的电传纸,敲开余宏办公室的门时,整个飞机研究所都安静了。

“余……余副厂长!”

老处长的声音都在发飘:

“三亿……整整三亿美刀!已经……已经确认入账了!”

话音刚落,走廊外偷听的以宋文为首的核心组专家们,再也憋不住了,爆发出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三亿美刀!

在这个国家外汇储备只有一亿多美刀的时代,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笔钱,比国家过去几年投到整个航空工业上的研发经费加起来都要多。

而这,仅仅只是靠着一个型号无人机的首批订单预付款。

这不叫卖武器了,这根本是在印钞票,还是在印美刀。

余宏看着电传纸上那一连串的零,脸上表情很平静,只是拿起了桌上的搪瓷缸,喝了一口浓茶。


他的脑海里,一道柔和的蓝光闪过。

【贡献点存量:5380点】

南疆事件,引爆了彩龙的国际声誉,引发了一场全球军售狂潮。

所有购买或者试图购买彩龙无人机的国家,他们的重视、恐惧、乃至背后亿万国民因之而起的情绪波动,都在源源不断地转化成最实在的贡献点,滋润着他的系统账户。

他很满意,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收割,感觉比那种一次性的暴涨更加踏实。

除了钱和贡献点,随之而来的,还有另一批更具战略价值的财富。

来自鹰酱、汉斯猫、高卢鸡国家的十多条轻工业生产线,此刻正以零部件的形式,装在巨大的木箱里,由火车专列运往全国各地。

从食品罐头加工,到纺织印染,再到塑料制品的注塑成型……这些在余宏眼中技术含量并不高的流水线,对于眼下的兔子而言,却宝贵异常。

这些流水线附带的那一整套严格的工业标准,那种精细到每一个螺丝钉扭紧力矩,每一个品控环节检验步骤的管理流程,对现在连标准化作业都尚未普及的兔子而言,价值千金!

兔子有了这些,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生产出能摆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货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