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三号放映厅。
门窗被厚厚的黑布蒙死,除了放映机投出的一道光束,室内一片黑暗。
陈慕部长坐姿挺直,手握紧了座椅的扶手,在她身旁,是制片厂的王厂长,同样是屏住了呼吸。
几天前,陈慕带了一份全球无人机服务介绍的拍摄纲要找到他,那时候王厂长还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该怎么拍。
折腾了几天,如今成品总算出来了。
屏幕上,激昂却又满是未来感的电子交响乐响起。
第一个镜头,是从云层之上猛地向下拉近。
一台体型巨大,通体灰白,机身由多面体构成的民用版云龙无人机,悄无声息掠过雄伟的昆仑山脉。
那扁平的机体,简洁流畅的线条,展现出纯粹的工业力量感。
它机头下方的球状光电吊舱缓缓转动,镜头对准了下方连绵的雪山。
紧接着,画面切换。
一块绿色的计算机屏幕上,无数代码滚落,一张三维的地形图飞速生成。
紧接着,地图上的特定区域,从蓝色变成橙色,最后变成深红色,旁边跳出文字:
【高密度磁异常,预估铁矿储量:2.3亿吨】
下一个场景,切换到南方的密林。
几台小巧,翼展不到两米的民用版彩龙旋翼无人机,正沿着一排高耸入云的高压电塔线网进行飞行。
它们的镜头随着导线移动,画面稳定得不带一丝抖动。
突然,其中一台无人机的画面停留在一根电缆的绝缘瓷瓶上。
画面瞬间被拉近,一道难以察异的细微裂纹,被清晰地标注出来,红框闪烁着:
【警告:绝缘子破损,存在高压放电风险,坐标已记录】
接下来,是广袤的东北平原垦荒地。
无人机掠过金色的麦田,镜头下的画面却自动变成了彩色色块,哪里是代表健康的绿色,哪里是代表病虫害的橙黄色,一览无余。
随后,无人机腹部舱门打开,喷洒出精准的雾状农药,不多一分,不浪费一毫,只覆盖橙黄区域。
森林防火,灾后搜救,输油管道巡检,高速公路地基勘测……
一个个在70年代看来,需要耗费海量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宏大工程,在这部宣传片里,被无人机用极其高效且精准的方式轻松解决。
全片没有任何旁白,只有画面和数据在说话。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