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宏最终敲定了三个人选。
王正,未来赫赫有名的工程院院士,此刻却还是个扎根在一线的实干派,余宏的记忆中,王正关于战场急救黄金一小时的论文,将在数年后彻底颠覆整个国内的战地医疗观念,现在找到他,正是时候。
童寸,他几乎是以一人之力,撑起了国家最早的抗生素研发和生产体系,让他来主导军用抗生素产能的提升,绝对是牛刀杀鸡,万无一失。
陈伟,现任学部委员,他曾完成了兔子国第一例断肢再植手术,是真正的显微外科手术奠基人,有了他,再配上自己准备下放的光学和手术器材制作技术,那些因战致残的英雄们,就有了保全肢体的最大希望。
这便是他心目中的医疗后勤的三驾马车。
运输问题更好解决。
直-7运输型,这种活儿,交给飞机研究所里的外围组就足够了。
而以59改为基础的履带式全地形车,交给正在生产59改的祝宇祝老最为合适。
最后的根本问题,他写下的是资金二字。
唯一的破局之路,就是用自己手里的先进技术,去国际市场上疯狂攫取利润!
理清这一切,余宏抓起了桌上那台红色的保密电话机,直接要了石总长的办公室。
电话接通后,余宏条理分明,将运输载具、战伤黄金一小时抢救体系、抗生素提纯与医疗器械升级、以军贸换外汇反哺国防这几大块计划,原原本本地汇报了一遍,最后报上了王正、童寸、陈伟这三个他想要的名字。
电话那头,石总长久久没有说话。
良久,才传来一声长长的呼气声。
石总长压抑着激动。
他和杨部长为了军费的缺口,不知道熬了多少个日夜。
每次看到直7的测试报告,心里都又骄傲又发愁。
骄傲的是装备如此强大,发愁的是兜里没钱,根本没法大规模列装,只能一小批一小批地产,完全发挥不出应有的战斗力。
“可以。”
余宏的声音斩钉截铁:
“我刚了解过,中东和非洲的很多国家打得正厉害,他们急需的就是我们这种皮实耐用,价格合理,还能迅速交货的武器!这个市场,大到您无法想象!”
石总长用力一拍桌子:“这件事,我百分之一百二十地支持!我马上去和中枢通气!”
但谈到调人时,石总长却又迟疑了。
“至于你要的这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