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瞬间呆滞住了。
他是飞机领域的专家,却从未从这个宏大的国家能源战略角度,去思考过这颗航空发动机的用途。
然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余宏的声音拔高了,又指向黑板上的另一处。
“这还只是航发衍生出的第一个好处!还有第二个!”
“航发要工作在超高温、超高压环境下,那我们就必须研发出能够承受一千七百摄氏度,甚至更高温度的新型耐高温合金!我们必须掌握定向凝固和单晶涡轮叶片的制造工艺!”
他猛地在黑板上,画出了一座常规火力发电站的示意图。
“这些材料和工艺,能用来干什么?能直接用在我们最大宗的煤炭火力发电的蒸汽轮机上!”
“如今,我们的蒸汽轮机进口的主蒸汽温度最高也就500多度,压力一百多个大气压,发电效率最高也才百分之三十多一点!”
“可如果我们用了航发研发出的新材料,那我们蒸汽轮机的主蒸汽温度就能提高到六百摄氏度,甚至七百摄氏度!工作压力也能翻倍!”
“这个参数叫超临界乃至超超临界!温度每提升一个台阶,同样的锅炉,烧同样的一吨煤,我们发出来的电,就能凭空多出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十五!”
这下,连西蒙洛夫这位只关心飞行器的毛熊设计师,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全国那么多火力发电站,每年要烧掉堆积如山的煤炭!
每吨煤平白多出百分之十五的发电量?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这是足以让整个国家工业总产值都翻上一个台阶的巨大进步!
这番话点醒了宋文,他非常清楚如今国家的电力困境。
就算是351厂这个享受着最高级别资源倾斜的战略单位,有时为了保证核心设备的运转,生活区都得拉闸限电。
放眼全国呢?
多少亟待开工的工厂,因为等不来足够的工业用电指标,设备只能趴窝?
在广袤的农村,一半以上的村庄至今是一片漆黑,与千百年前的日落而息没有任何区别。
农民照明靠的是烟熏火燎的煤油灯,唯一的电器是村口大队里那台嗡嗡作响的抽水机。
谁家能从大队部的主线上拉一根电线,在屋里点亮一个昏黄的15瓦灯泡,那呛人的煤油味从此消失,是能让全村老少都跑来看稀奇,摆上几桌酒席来庆祝的大喜事!
没有电,工业就无法发展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