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韩魏两国国君发起的大反叛,最终以齐国的内乱,国内的贵族们被造反的国人绑缚,押解到江明的军营中而告终......
虽然说,这些贵族们许诺给很多百姓,等到推翻了江明的残暴统治以后,会给予他们永久的土地。
但是齐国作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它的产业化布局也是最丰富,最多样化。
和拥有土地相比......拥有一份靠谱的工作和国家兜底的收入保障,这个更有竞争力。
尤其是对于那些从来都没有过自己土地的绝大多数民众......
你拥有土地,还得考虑一个风调雨顺的问题。
万一今年气候不合适,旱涝影响,还有蝗灾的因素,不见得你每年都能有稳定的粮食收入。
而且,一旦家里有个比较大的风波和灾祸,那只能再把土地给变卖出去。
但是给国家打工就不一样了,每月按时的发放金币,物价又稳定,就算是碰到了天灾人祸,只要不犯错误,国家依旧会照常发工资,将其他地方的物资给调配过来,不至于让你饿死,或者说背井离乡。
天下不患贫,而患不均,这里并不是指的要搞大平均,而是一个统筹调配的能力,和抗风险的能力!
作为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升官发财,家趁人值,这些其实吸引力并不大。
真正大的稳定和安生。
至于说后代,有本事的,或者说哪怕勤快的,你都可以在国君的国营作坊,或者矿场里找到一份差使,饿是饿不死的。
但如果好吃懒做,每天只是吃粮食造粪,这样的人饥寒交迫也是活该!
总而言之,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江明的这个政策挺好的。
其诱惑力,某种程度上来讲,甚至远超了给自己分了一亩三分地,然后自己承担风险要强!
而在国营农场工作的百姓,就更不用担心自己饿死了......
总归是,江明的改革政策,让各个诸侯国的百姓,不至于有太富裕的,但也不至于出现饿死的......
至于那些没有跟着韩魏起哄造反的诸侯国国君们,看到韩魏和齐国造反的结果后,也都打消了不切实际的念头,鼓励自己的孩子好好学门手艺,利用家里的资源,趁早的某一个好差使是当紧的,不要再想着不劳而获。
而魏国和齐国的贵族,以及跟着这俩大国一起造反的那些小诸侯国的贵族和家小们,也都被送到了燕国的督亢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