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大早,院里由邻居帮忙支起了炉灶,各类蔬菜肉类也被陆续送达。
高大娘找来闲着在家的街坊邻居,统筹安排大家伙帮忙借桌椅板凳、洗碗摘菜,小院很快热闹起来。
到了前半晌,小院门前陆续聚集了不少人,有男有女,每人都带着自行车。
向文礼请来帮忙的同事点好人数,给每个人都发了一朵大红花,让他们系在自行车把立上。
上百辆自行车队排成两排,占了双喜街小半条街,每个车把中间都系着大红花,闹闹嚷嚷热闹极了。
自行车队加上向文礼的自行车,一共是九十九辆,寓意长长久久。
小院的热闹本就吸引了不少人,随着迎亲鞭炮响起,附近街道的居民也被引来看热闹。
“你们双喜街怎聚集了这么多自行车?”有不知情的人询问。
“你还不知道呀,今儿是何金凤二婚摆酒的日子,男同志组织了一个自行车车队,正打算去迎亲呢!”
“我的乖乖哟,二婚还办的这么热闹?”
“可不是嘛,比人家头婚还热闹嘞!”
一名老太太指着车队最前头的向文礼,“那位男同志就是何金凤的再婚对象,模样生得可俊了!比台上唱戏的角儿还好看。前头那个是他闺女,看模样也是个机灵讨喜的小丫头。”
“金凤也算有福气,一直想要个闺女,这不如愿了嘛!”
……
迎着众人各色的目光和纷杂议论声,向暖坐在自行车前杠上,由向文礼载着前往何家屯迎亲。
刚出发时,她还有些羞窘,没一会儿便适应了。
坐在自行车车头迎娶后妈,往前后推五百年,她恐怕都是第一人,拉风的很。
近百人的车队浩浩荡荡,一路上惹来的侧目可想而知。
也就现今网络不发达,这场面要是搁到后世,保准转发到全城皆知。
小十里路,车队不到半个小时就进了何家屯,伴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何家门前停了下来。
瞧见家门口的阵仗,何家人都看傻了眼,包括何金凤。
她以为向文礼提出迎亲就是走个过场,骑车把她接走就算完了差。
哪曾想,向文礼搞出了这么大阵势,二婚弄得比人家头婚还夸张。
她毫无准备,甭说化妆打扮一下,身上衣服也都是平时穿的,一点不像新嫁娘。
与穿着毛呢大衣、身姿笔挺的向文礼站在一处,非常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