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泡沫,是彩色的。
月光下的静海,是安静的。
宛如一面巨大而静谧的镜子,无声无息,没有一丝波澜,仿佛时间都在这里静止。
静海这片区域,对于妖清而言,战略意义极其重大,故而此处被清妖重兵把守。
沿着道路、营地周边,可谓是五步便设一岗,十步即置一哨,岗哨林立,戒备森严。
士兵们神情严肃,手持兵器,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哪怕一丝一毫的风吹草动,都能引起他们的高度警觉。
此时的局势已然十分严峻,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锋芒所指,直隶地区已被搅得天翻地覆。
消息传至京城,咸丰皇帝得知后大发雷霆,龙颜震怒之下,摔砸了不少器物。
但愤怒归愤怒,面对来势汹汹、锐不可当的北伐军,他却也无计可施,只能徒呼奈何。
在民间,百姓们更是一日三惊,人心惶惶。
虽然妖清的粘杆处控制舆论,但是对于那些神通广大的旗人来说,消息还是泄露。
街头巷尾,人们都在低声议论着北伐军的动向,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氛围,仿佛改朝换代的大戏即将拉开帷幕,让人不禁心生忐忑与不安。
不过,妖清毕竟底蕴深厚,并非毫无还手之力。
胜保率领的京营,作为拱卫京城的精锐之师,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至少纸面上是这样的。
而僧格林沁统帅的蒙古骑兵,更是以剽悍勇猛着称,他们自幼在马背上长大,骑射功夫出神入化,是妖清军事力量中的一把利刃。
这两支队伍,堪称妖清最后能战之师,绝非那些腐败无能、不堪一击的绿营可比。
与此同时,以林凤祥为首的北伐军,同样将目光紧紧锁定在天津,尤其是天津附近的静海。
而胜保、僧格林沁等妖清将领,也深知静海的重要性,双方最强的武装力量,就这样不约而同地聚焦于此,一场决定胜负的激烈交锋,似乎已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只因静海距离清朝都城京师较近,一旦北伐军占领静海,将直接威胁到清朝统治中心,介时必将使清廷震动,不管咸丰帝是否宣布京师戒严,也会极大地动摇了妖清统治根基,也在政治上给太平天国带来了巨大影响。
而且静海位于华北平原东部、海河流域下游,是运河线上的重要节点,处于子牙河以东,连接着南北交通,对于北伐军来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