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晓,河水并非静止,而是始终处于流动状态。
黄河,这条孕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以其磅礴气势与不羁流淌,彰显着大自然的雄浑伟力。
正是河水的流动,让渡河之举变得错综复杂。
就宋天明他们此次渡河而言,出发点与落脚点绝难处于同一直线,而是会顺着河水流动,向下游偏移。
偏移程度受诸多因素左右,诸如河水流速快慢,以及河面宽度决定的渡河距离远近等。
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向下游偏移的距离,短则几百米,长则可达几千米。
狡猾的妖清自然深知黄河这一特性,为阻拦北伐军顺利渡黄河,可谓费尽心机,采取了诸多手段。
毁掉船只,无疑是釜底抽薪之策。
他们明白,缺乏足够船只,北伐军渡河便困难重重。
于是,但凡能找到的大船,要么付之一炬,要么拖至安全之地藏匿,妄图从根本上断绝北伐军的渡河工具。
此外,沿岸巡逻亦是妖清采用的关键手段。
他们在黄河沿岸部署大量巡逻兵力,不分昼夜来回巡查。
这些巡逻兵时刻警惕,不放过任何细微动静,一旦察觉北伐军有渡河迹象,便即刻上报并采取行动,企图在北伐军渡河途中予以沉重打击,让其渡河计划夭折。
妖清在合适大军渡河的地方都安排了人员巡逻,特别是郑州城下大败之后,消息还没传到京城,黄河北岸的绿营清妖们就加强了戒备,巡逻频率更加密集了。
此刻,在马渡村对面渡口的下游,一队骑着驽马的绿营士兵正沿着河岸缓缓前行巡逻。
要知道,能被派来执行夜间巡逻任务的,绝非平庸之辈。
别的暂且不提,起码不能患有夜盲症,毕竟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若是连道路都难以看清,又何谈完成巡逻任务呢?这也就意味着,平日里他们的营养得跟得上,才不至于出现夜盲的情况。
队伍中,一个年轻士兵好奇地凑近身旁一位看上去年长且经验丰富的老兵,低声说道:“老李头,听说河对岸的长毛贼可厉害了,一路从南方打到咱们这儿来了。”
被叫做老李头的老兵,冷哼一声,满脸不屑地回应道:“何止是厉害,前几天郑州那场战事,他们区区一万人,就把咱们十万大军打得丢盔弃甲!”
“啥?”年轻士兵眼睛瞪得老大,满脸的难以置信,“我怎么听说是两万长毛贼打败了咱们五万清军呢?”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