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三强说他亲戚家那边有人卖房子,那家人调动工作去四川走的急,家里父母帮着他们卖房。独门独院不到三百平,就是位置有点偏,叫价三百六十块钱。
韩父那边东西还没整理,韩老肥的四个皮箱里现金不到两千块。
下了班跟着过去,说位置偏僻,周围是庄稼地,房子靠着马路边,来往的汽车、牛车、马车倒不少。
这地方往北不到十里地是收割机厂,周围稀稀疏疏的房子也住了些收割机厂的家属。
“只有房子,耕地你别想了。”
“这话说的,地都是国家的。”
要到78年才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2年开始下户,88年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四间房其中一间算储藏室,院子里一个仓房有地窖,万善默默记下,如果买下可以改造,放那些宝贝,等将来升值。
“位置有点偏了。”
心里满意嘴上要说几句,不然对方看你太满意容易起幺蛾子,卖房的老两口瞅着老实巴交,万善活到七十岁明白一个事儿,不要以貌取人。
什么相由心生,表面一本正经的人干的恶心事也不少。
“小伙子,你买房干啥?”
“爷爷奶奶老了,我爸想接过来住,我今年要结婚,我弟弟过两年也结婚,家里房子太小住不下。”
老汉在门框磕烟袋锅,“你这一家都孝顺,这房子里的家具都搬走,不然四百五十块钱我都舍不得卖。”
“那您卖还是不卖?我是买房子可不是来抢房子的,江城说大不大,房子也不少。”
老婆子看老汉吃瘪,说起别的,“有人出三百七,我家老头没答应。”
“大妈说的对,要是答应三百七十块卖就轮不到我来,证明这房子卖不上那么贵。”
万善这一句给老两口整不会了,就是夸夸自家房子受欢迎,你咋不按套路出牌?
老头说软乎话,“卖房子结缘不结仇,看对眼我就卖,要是不三不四的人过来买,我还怕出事儿担责任呢,是这个理儿吧。”
“出三百七的人不正经?三强咱们走吧,这房子被坏人惦记上了,我买了被人偷家怎么办?”
老汉赶紧拦下,“没有,不是这意思,你看你这年轻人,听话不听全了。我们这块没出过小偷小摸的,没有坏人。”
再不说明白,明天就有人说这房子被贼盯上了,那谁还敢买?
看出万善不是个好对付的,老两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