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鸿影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总会一缕清风吹进他生活的天地,为他驱散精神上一成不变的单调和身体上永无休止的疲惫。
鸿影到月牙湾的第一周就给敏曦写了一封信,这还在他给家里写信之前。她也很快回了一封情意绵绵的长信。她在信里责备他,抱怨说为什么那么晚才写信给她;她一直在等待他的来信,以致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她收到他的来信后读了一晚上,就像和他谈话一般。她说他在信里谈到煤矿里的一切,而唯独没有谈到他自己,而这才是她最关心的,他完全没有考虑她的感受,把她的心伤透了。为了惩罚他,必须立即回信给她,告诉她有关他的一切。最后,她还要他发誓在做梦时要梦见她。信尾,她写道:“我的思想永远在你那!永远!”
鸿影热泪盈眶地读完了这封信,高兴得吻了上去。他把信放在枕头下,手还不时地去摸,看信还在不在。他闭上眼默念她信上的那些甜言蜜语,感到全身酥软舒适。日子变得好过多了!心灵的湖水一次次腾升起浪漫的彩虹,企图探寻和连接一个缥缈的世界。噢,炫目的彩虹!幽深的境界!
但没过多久,这道迷人的彩虹就渐渐被厚重的乌云所笼罩。
鸿影从敏曦的来信中得知,市里展开了大规模的下乡动员工作。他们号召青年们要有牺牲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同时将下乡地点描绘成充满异国情调、田园风光的画面。
随后,这种动员变成了强制性。一批批青年学生不得不报名“自愿”下乡接受再教育。知青集体出发启程那天,锣鼓声、口号声、歌声响彻云霄。然而当汽车启动时,所有乐声都被父母们的哭泣声掩盖了。
敏曦在信里写道,她向街道办提出要留下照顾有病的父母。但街道办则称她父母的病是装出来的,意在阻挠女儿下乡,还把全家的粮票扣押了。她百般无奈,只好托邻居照看父母,自己独自坐上了下乡的汽车。她坐在车上,体会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泪水扑簌簌地洒在了衣襟上。她不知道前面等待她的是怎样的生活,也不知道会在农村待多久。随着汽车离家越驶越远,她心中越有一种今生今世回不了家的感觉。
当敏曦和众多知青到达了目的地,看到农村一片荒芜破败的景象,想到自己有可能一辈子就扎根在这里,每个人的心里都无限苍凉。大多数的城市青年对农村的认识都只是停留在课本上,此刻面对从未想象过的落后环境,如同穿越了时空,几乎不知道自己是活在哪个世纪。
农村并没有多余的住房给这些突如其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