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画里画外(第1页)

羽筝的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甚至还引起了不小的骚动。不少人被画家身残志坚的精神感动得流泪了。但也有许多评论家将她的画批得体无完肤,说这只是一个残疾人博人眼球的伎俩。他们攻击构图上的缺点,比如地平线画得太靠上,人物形象太死板等。他们带着专业而苛刻的眼光不放过画中的任何一处败笔,全然不关心画里头所展示的思想。这些高雅之士站在那儿就仿佛一个个呆板的垃圾桶,根本不能感受任何的想象在他们身上引起的震动。“什么也没有啊!”本能和直觉在他们身上几乎已经死了,他们甚至还害怕那残存的一丁点儿。这些生活在窒息的都市里,身上散发出腐臭的人,根本不知道何为新鲜的空气,何为健全的诗意。他们需要的只是和他们脸盘相似的、经过涂脂抹粉的画。任何有创意的作品一进入市场,评论家们满嘴的口气就把它熏垮了。

所幸的是,评论界的嗥叫并未压制住人们对美的追求。羽筝的画很快销售一空了。随后,她又在箫笙的邀约下去了画廊几次,带去了她最新的画作。他俩很快便成了知音,彼此之间无所不谈。她说话时,箫笙坐在她面前,默默地看着她那张线条细腻的脸,很有灵气的眼睛,薄薄的嘴唇以及充满善意的笑容。他对她比之前任何时候都看得更仔细了。这个不凡的女人为他展现了一个新的天地。她身上散发出自然随和的气息,整个身心像鲜花似的在阳光下绽放。她心思活跃,对一切美好的事物能立即感觉到,心领神会。她与世隔绝,躲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琢磨大自然的奥秘,并坚信自己能找到答案,且确信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也对全人类同样有益。她能明察秋毫,体会到伟大艺术的精髓所在,明白绘画是实现人类幻想的神奇手段。当然,这只是她灵感的间歇的、偶然的闪现。但可贵之处也就在这偶然上。在这灵感闪现的一刹那,照亮了深不可测的内心世界,也照亮了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而千百万人所共有的共通的灵魂。伟大的艺术家就该表现出这个共通的灵魂。

“艺术的目的不是形式,”羽筝说道,“而是表现。正是这种表现力产生了美。我所向往的美并不是停留在脸上,而是闪现在整个形象之中。”

“没错。”箫笙说道,“只注重形式等于什么事也没做,毫无意义。只显示技巧而言之无物的艺术家只是在把一幅画画完而已。虽然画里具有许多精致的细节,但每样东西都同等地使观众感兴趣,也就等于没有东西使他们感兴趣。观众只好用淡漠的态度来观看了。”

“我觉得,”她说道,“艺术家在创作中应该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