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致命的高压线(第1页)

欧阳远询问楚清明的意见,这显然是直接跳过了顾言深这位专职副书记。

看得出来,欧阳远根本没把顾言深这个三把手放在眼里。

事实上,在欧阳远的眼中,顾言深简直不堪一击,唯有楚清明才是值得他重视的对手,也唯有楚清明才能真正影响整个局势的走向。

当然了,欧阳远这样做,也有他的一点小心机在里面。故意跳过顾言深,询问楚清明意见,从而刺激顾言深,想要离间他跟楚清明之间的关系。

你顾言深不是想跟楚清明结盟吗?那么我就让你看看血淋淋的现实,早晚有一天,你多年攒下来的这点政治家底都会被楚清明吸空,最终连你这个三把手都会被楚清明架空。

从这也不难看出来,欧阳远是个妥妥的心机婊,每一步都走得精打细算,势必要把利益扩大到最大化。

而楚清明听到欧阳远点名询问意见,心说我当然反对了。

但是这种话不能直接说出来,于是就笑着开口道:“欧阳书记,关于光明和双全两位同志的岗位调整方案,我原则上同意书记对优化干部结构、促进多岗位锻炼的总体考虑,这是加强队伍建设的长远之策。但是,对于这两位同志具体调整到政策研究室和检委会专职委员的岗位安排,我个人持保留意见,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担忧,原因如下……”

“第一,岗位匹配度与人才效益问题。常光明同志长期战斗在反贪一线,他的侦查突破能力、对复杂经济案件的敏锐度,是我们县反贪战线的一把尖刀。把他调离核心办案岗位,去从事纯理论研究的政策研究室工作,这好比让一个冲锋陷阵的将军去当文书参谋,是核心战斗力的严重闲置和浪费。”

“另外,吴双全同志作为第一检察部主任,是公诉业务的中流砥柱,他的庭审驾驭能力、重大复杂案件处理经验,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极其宝贵。检委会专职委员固然重要,但其工作性质与双全同志的核心专长存在显著偏差。这样的调整,不仅对两位同志个人发展未必是最优路径,更是对全县政法系统核心业务能力的一种削弱。”

“第二,关键工作的连续性与风险问题。据我所知,光明同志目前正牵头办理涉及青禾环城大桥的系列线索,前期工作刚有突破性进展,正处于深挖扩线的攻坚阶段。此时临阵换将,线索中断、证据流失、案件搁浅的风险极大,不仅可能前功尽弃,更可能贻误战机,甚至引发新的信访稳定问题。”

“双全同志手上也压着几起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这些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