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梅延年的又一次试探(第1页)

梅延年合上手中的文件,目光宛如实质般,落在楚清明身上,缓缓开口了,声音里带着浓浓的威严:“清明同志,最近省道项目的推进,似乎遇到了一些阻力。我听到一些反映,说你在征地补偿标准的执行上,有些灵活?个别乡镇的补偿数额,好像超出了市里制定的指导标准。有没有这回事?”

他这个问题极其刁钻,直接指向具体业务,既显示了他对基层工作的了解,又暗藏陷阱。

此刻,楚清明若承认,那便是违规操作;而若否认,他随时可以抛出所谓的“听到一些反映”来施压。

楚清明面色不变,从容应答:“梅市长,您提到的这个问题,涉及的是青禾县省道项目资源协调部根据实际情况,依据《土地管理法》及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并报请县委县政府批准后,制定的《青禾县省道建设项目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实施细则》。其中对于特殊地块、附着物以及困难群众的补偿,确实在法定框架内做了细化补充,但每一项都经过了专业评估、集体研究和公示程序,所有资料完备,均可随时调阅核查。总的原则就是,既要保障国家项目顺利推进,也要确保被征地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损,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将“灵活”二字彻底化解于依法依规和程序正义之中。

梅延年眼底闪过一丝讶异,没想到楚清明对业务如此娴熟,反应如此迅捷。

他手指在桌上轻轻一点,立刻转换了角度,语气依旧平淡:“哦?程序完备是好事。但我还听说,项目招标过程中,有几家资质优良、报价更优的省属企业未能中标,反而是本地几家企业脱颖而出。这里面,是否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倾向?或者,有没有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这顶“地方保护主义”和隐含的“利益输送”帽子,扣得更大,更狠。

楚清明微微挺直脊背,声音清晰而坚定:“梅市长,省道项目所有标段均严格实行公开招标,全程接受县纪委、审计局以及第三方监督机构监督。评标专家库随机抽取,评标过程录像备查。最终中标的几家企业,无论是资质、业绩、技术方案还是最终报价,均经得起检验。”

“您提到的省属企业,其报价并非最优,且在针对我县复杂地形的施工方案适应性评估中,评分并非最高。所有评标资料、打分记录均完整存档,欢迎市里乃至省里任何部门随时复查。我们坚持的原则始终是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用,确保项目质量和资金安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