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深夜,几个颇具影响力的网络大V和知名论坛,几乎同时发布了一系列含沙射影的文章。
这些文章,没有直接点名冯多才包庇金四海,却用春秋笔法描绘了一个“寒门贵子逆袭”的故事,着重渲染了弟弟早年辍学打工、含辛茹苦供养兄长读书的“感人兄弟情”。
有了这些信息,再结合金四海最近的狂妄行为。
网民们立刻从中解读出了关键信息,舆情又瞬间被引爆,甚至比之前更加汹涌。
“果然,金四海的背后有靠山,而且这个靠山还很厉害的样子!”
“呵呵,真是兄弟情深啊,深到可以无视法律了吗?”
“请严查冯多才!给公众一个交代!”
一时间,各种嘲讽、质疑和声讨的言论铺天盖地,直指冯多才。
……
翌日一早,东汉省委大楼内的气氛,几乎要凝固了。
省委书记林正弘面色铁青,将宣传部长江瑞金叫到办公室,指着电脑屏幕上那些沸沸扬扬的报道,声音冷得能掉冰渣:“瑞金同志,这就是你管控的舆论环境?这种指向性极其明确的言论,怎么能允许它们出现在网络上?你这个宣传部长是怎么当的!”
江瑞金额头冒汗,只能低声解释道:“林书记,这些文章的源头几乎在外省,甚至有些IP在境外,我们……我们实在是鞭长莫及,反应也需要时间。”
林正弘重重哼了一声,不再看他,挥手让其出去。
靠在椅背上,林正弘眉头紧锁。
眼下,民意汹汹,已呈滔天之势,东汉省委不可能再强行保下冯多才了,否则就是引火烧身。
更何况,他最近敏锐地察觉到,省长薛仁树的动作也是越来越频繁,姿态日益强势,似乎不甘于现状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他绝不能留下任何明显的把柄。
沉思片刻,林正弘便让秘书叫来了冯多才。
冯多才走进办公室,脸色灰败,早已没了往日的神采。
他知道,自己最后的时刻到了。
林正弘看着他,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多才同志,现在的形势,你也看到了。民意如此,省委也很为难。为了大局,也为了你自己,你需要早做打算了。现在就给你夫人打个电话吧,听听家里的意见。”
他口中的“家里”,自然指的是冯多才那位背景深厚的岳父家。
这话既是提醒,也是最后的通牒——省委不会再为你挡风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