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施压下去,教育部这边也不敢耽搁,直接就打到了安平镇那边,说明了情况。
杜部长最近也忙得焦头烂额的,这两天能明显感觉到上面的压力,特别是来自陆老爷子的,几乎都在问什么时候放人。
一直到上面给了准确的回复之后,杜部长这才准备放人。
只是电话里面的人还说了,“这个事情影响太大了,会有电视台过来采访,你们这边先带人去梳洗一下,别怪我没提醒你们,也提前跟这同志道歉,都是误会一场,还希望对方在记者面前不要多说.......”
电话里面的人提点道,杜部长连连道谢。
只是他这边正想要见顾南枝,结果外面就说有记者来了,甚至还有人举着牌子,希望教育部这边可以给顾南枝一个公道。
这个举着牌子的人是马寒香,她不知道这些弯弯绕绕,也不知道报纸能起到多少作用,所以早上跟李文花商量了一下,决定到教育部这边,要是能看到领导自然是最好的,到时候可以为顾南枝求情。
她也着实是用自己的真实行动来证明自己对顾南枝的感谢。
只是没想到,早上会有电视台的记者过来,好巧不巧的,就把这一幕拍下去了。
马寒香得知了对方是来采访的,当即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甚至还在镜头面前举起了自己手里的汇款单。
“这是汇款单,各位记者朋友可以看看,整整一千块钱,我在的地方是一个山区,那边消息交通都不便利,孩子们要上学也很不容易,而且学校都是漏风的,很少有人关注到那个地方,但是没想到,有一天会收到一笔汇款,而且是一千块钱!
这一千块钱,意味着学校里面的二十多名孩子可以不用饿肚子了,意味着之后可以有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意味着教学楼可以修缮......这一千块真的是及时雨,在我来之前的前几天,因为一场雨,还把教室的一角给压塌了,幸好当时孩子们都在另外一边,不然后果更加严重,我很感激顾同志,所以我想要亲自过来感谢,只是没想到......”
说到这里,马寒香的眼睛已经饱含泪水了,“没想到来了之后才知道,给我们汇款的人竟然是一位高中生,甚至还因为被小人举报,被带走调查几天,毫无音讯......我震惊,我也无措,我不知道怎么帮助她,希望记者朋友可以多为顾同志发声,这样品学兼优的孩子不应该蒙受这样的冤屈,这上面还有顾同志写的信,也是给孩子们的鼓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