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督军府邸,会议室内。
黄行、渔父、杨猛、陈其美和王亚樵,以及沪军两位高级将领,正一脸肃然,围坐在会议桌旁,商议着北上一事。
赵秉钧在践行酒会上的发言,亦可视作北洋政府的正式谈判邀约。
所以,十日之后的北京之行,自然是势在必行的。
但如何去,和带谁去,与会众人的意见却是各不相同。
“此次北上谈判,大概也将是最后一次,我想最好再带上一些党内的精锐干部,在双方谈判出最后的结果后,便可以直接留在京城开始正式组阁。”
黄行摇了摇头,给出了不同意见。
“这样做未免略显激进,恐怕会刺激到袁世凯的神经!”
从渔父的角度来看,他的想法可谓一举两得。
可在其他三位核心高层的眼中,这种做法明显有些理想化,甚至可以说略显稚嫩,很可能会引发北洋的忌惮与反弹。
至于另外两位高级将领,在见到陈其美表示反对后,自然也毫不意外的纷纷举手反对。
杨猛看了看众人的表情,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袁世凯枕戈待旦,只等我们露出破绽,若想为沪军、滇军、皖军、湘军、赣军和粤军争取时间,我认为,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拖’!”
在场众人,虽然对袁世凯的想法看得很清楚,但却没有一人能比杨猛更了解他的行事风格,故而在说了自己的建议后,又看了一眼以中情局局长身份,得以正事列席高层会议的王亚樵。
“五国银行的联合贷款,早就被袁世凯换做了大量的军火和物资,悄无声息的列装了北洋六镇,并做出了随时开拔的姿态,且在北洋六镇之外,又扩编出了三个整编师团……”
王亚樵对杨猛点了点头,随后将最新的情报说出,虽然大家之前也有所耳闻,但在这种高层会议上正式确认,还是让众人的心头一紧……
“这三个整编师团,以保定军校的毕业生为骨干,抽调了各地民军精锐,分别列装了英、法、日三国提供的进口军械,对比沪军、川军乃至粤军,都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
王亚樵深知,北洋还在通过各种秘密协议,企图获得列强的武力支持为后盾,但是为了能不伤众人的士气,想了想还是将话题转向了南北谈判。
“自从此次谈判以来,列强几乎是手段尽出,通过各地的报纸与收买的文人为喉舌,加上工商业界的洋行买办,来对北洋政府进行各种游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