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八章 谈判插曲 战争爆发(第1页)

1913年4月17日。

南北谈判的第三天。

渔父在上海谈判中,曾为南方获得了一定的优势,然而随着这次入京,有了底气的赵秉钧,又在会议中提出了其他的条款。

更关键的是,他对渔父在谈判后直接组阁的想法,予以了全盘的否定,认为此刻条件仍然不够成熟。

在会上,赵秉钧等北洋高层,又通过2月份京津同盟会刺杀袁世凯事件,在谈判中反复暗示,此次若想成成功组阁,须得消弭误会,提高南北两派之间的政治互信。

“那不知贵方准备如何提升南北之间的政治互信呢?”

听到这里,渔父等人已知今日的谈判,恐怕会十分艰难。

“自民国成立以来,我北洋政府内阁高层,皆为国家新生殚精竭虑,须得都纳入新内阁之中,否则恐怕南北两方很难达成一致。”

“之所以要组建新内阁,正是因为如今政府施政纲领和手段都不够成熟,没能让全体国民满意,若是将你等都纳入新内阁,那这次国会选举还有什么意义呢?”

面对这样苛刻的条件,一向以强硬而闻名的渔父自然不可能同意,甚至在会上,正式警告北洋政府高层,不得再让军队向南方开拔,否则一旦大战爆发,南北两派必然陷入无休止的内战……

双方你来我往,都是只想满足己方的需求,尤其再这种形势极其微妙的时候,原本一些可以退让之处,双方也都也坚持不退,让整个谈判都陷入了僵局……

“在战场上拿不到的,在谈判桌上也别想拿到!”

双方的内心,大概都在做此想法,与其白白浪费口水和精力,不如安心等待南北之间新的接触战开打,再根据战时的态势,来决定该采取何种谈判的姿态。

中午,谈判直接暂停,而《顺天时报》则突然披露了一条消息……

“上海杨门,操控新内阁组建人选,誓要与北洋高层决裂!”

随着这条污蔑的新闻刊登的,还有一张相片,拍摄了所谓的密电原本,并直接引发了进步党、北洋一派议员的公开抗议与弹劾。

在这种形势之下,渔父下午便在六国饭店召开了记者会,并当场宣布“顺天时报”的消息,纯属伪造,为的就是干扰南北谈判继续进行……

而参与的各路媒体,在北洋政府的指使下,要求南方代表团自证清白。

于是,渔父为了表明并无此事,便只能将谈判暂停,宣布会由南北两派同时派出人手,组成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