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弄得兵部上下人心惶惶(第1页)

程砚舟离了陆府,并未直接回衙门,而是转道去了国丈梁安的府邸。

梁安早已料到他会来,屏退左右,直接将他引至密室。

密室门窗紧闭,仅有一灯如豆,映照着两人凝重的面容。

“见过国丈。”程砚舟拱手。

“程大人不必多礼,坐。”梁安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神色肃穆,“怀远……他已将计划告知于你了?”

“是。”程砚舟点头,在梁安对面坐下,将陆临川的分析与部署,拣要紧的复述了一遍,尤其是关于幕后黑手很可能潜藏于漕运利益网络之中的判断。

梁安静静听着,指节轻轻敲击着紫檀木的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待程砚舟说完,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怀远所虑,与老夫不谋而合。”

“此番刺杀,手段酷烈,绝非寻常朝争路数。”

“漕运这块肥肉,养出的可不只是几条蠹虫,而是能噬人的恶蛟。”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程砚舟:“既然如此,我们便依计行事。”

“明面上,老夫奉陛下严旨,会将所有精力、所有明面上的人手,都投入到彻查怀远遇刺一案上。”

“锦衣卫、东厂,乃至京营,都会为此事大动干戈,摆出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揪出凶手的架势。”

“如此一来,”梁安语气微顿,“对漕运案子的关注,至少在明面上,便不会那么‘上心’了。”

“压力会转移到你程大人身上,也会让那些躲在暗处的人以为,朝廷的重心已转移,对他们的追查会放松。”

程砚舟会意:“下官明白,回去后,便会立刻加大力度,继续彻查漕运!”

“哦?”梁安挑眉,示意他详细说说。

程砚舟按照陆临川的嘱咐说道:“下官打算,开始去提审一些此前因证据不足、或牵涉稍远而暂时未动的人员。甚至……一些可能只是稍有嫌疑,乃至在旁人看来完全无辜的官员,也要传讯问话!”

“总之,就是要摆出一副方寸大乱、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架势。”

“要让对方觉得,我是因怀远之死而悲愤过度,失了理智,行事已然毫无章法,只知一味猛冲猛打。”

梁安闻言,颔首道:“好,越是如此,他们越会轻视于你,以为你不过是困兽之斗,垂死挣扎,反而更容易放松警惕,露出破绽。”

“不过,此举凶险,你如此行事,必成众矢之的,明枪暗箭绝不会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