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江南,细雨如纱。青石板路上,一位老者拄着拐杖,缓缓走向巷子深处的画室。他叫林砚秋,曾是名震画坛的工笔大师,如今却鲜少有人问津。画室的木门吱呀一声打开,潮湿的空气裹挟着颜料的气息扑面而来,墙上一幅幅尘封的画作,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身影出现在画室门口。他叫陈默,是个怀揣绘画梦想的普通青年。陈默望着满墙的画作,眼中满是惊叹与向往。“林老师,我……我想跟您学画。”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忐忑。
林砚秋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皱了皱眉头:“学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你能吃得了苦?”
“能!我不怕苦!”陈默坚定地回答。
就这样,陈默成了林砚秋的徒弟。每天天还没亮,他就来到画室,研墨、铺纸、练习基本功。林砚秋对他要求极为严格,一个简单的线条,都要反复练习上百遍。
然而,三个月过去了,陈默的进步却微乎其微。他画的花鸟,总是少了几分灵动;勾勒的山水,也没有半点神韵。看着自己的作品,陈默满心沮丧,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绘画天赋。
一天,陈默又一次画砸了一幅精心准备的作品。他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将画笔狠狠摔在地上:“我是不是根本就不是画画的料?这么长时间了,一点进步都没有!”
林砚秋静静地看着他,然后走到墙边,缓缓取下一幅布满灰尘的画作。那是一幅牡丹图,原本鲜艳的色彩已变得黯淡,花瓣上还有一道明显的裂痕。“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再画画了吗?”林砚秋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沧桑。
陈默摇了摇头。
“二十年前,我在一场重要的画展上,精心准备的作品被评委批得一文不值。这幅牡丹图,就是当时参展的作品。”林砚秋轻轻抚摸着画中的裂痕,“那一刻,我觉得天都塌了。我曾以为自己的艺术生涯就此结束,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碰过画笔。”
陈默惊讶地看着林砚秋,他从未想过,眼前这位曾经的大师,也有如此不堪的过往。
“后来呢?”陈默忍不住问道。
“后来?”林砚秋苦笑一声,“后来我把自己关在画室里,整整三个月。直到有一天,我在整理旧物时,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涂鸦。那时候,我画画只是因为喜欢,没有任何功利心,也不怕失败。”
“我突然明白,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对绘画的热爱和重新开始的勇气。于是,我重新拿起画笔,从最基础的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