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夜忙推稻种,府定姬妾规(第1页)

夜色渐浓,北郊的空地上却依旧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荀彧与贾诩正指挥着人手有条不紊地搬运稻种,一辆辆马车装满沉甸甸的麻袋,在火把的映照下缓缓驶离,朝着洛阳城内外的村落而去。

今夜对于荀彧等人而言,注定是个无眠之夜,可无论是负责调度的官吏,还是帮忙搬运的士兵,脸上都带着一种莫名的期待,没人有半句怨言。

刘度麾下的军队本就是精锐之师,再加上愿力的潜移默化,忠诚与执行力早已深入骨髓。

他们深知,主公此举关乎洛阳的安危,关乎千家万户的生计,哪怕彻夜操劳,也甘之如饴。

刘度站在一旁,看着眼前忙碌而有序的景象,心中颇感欣慰。

他走到荀彧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文若,杂交水稻的种植方法与寻常稻种略有不同,我再跟你叮嘱几句。”

荀彧连忙停下手中的活计,恭敬地听着。

“这稻种耐旱耐涝,对土地肥力要求不高,哪怕是贫瘠之地也能生长……”

荀彧听得极为认真,不时点头记下,还让身旁的主簿拿出笔墨,将刘度的话记录下来,生怕有所遗漏。

“主公放心,属下定会将这些要点写成文书,分发到各村落,确保每个农户都知晓。”

刘度满意地点了点头:“如此便好。推广之事就拜托你了,我先回府了。”

说罢,刘度转身登上马车,朝着大将军府的方向驶去。

车厢内,他靠在软垫上,脑海中却在思索着杂交水稻的利弊。

这稻种产量虽高,适应性也强,可最大的问题便是无法留种,每次种植都需要新的种子,这意味着日后必须持续消耗愿力兑换,绝非长久之计。

“这玩意终究只是应急用的,口感也远不如传统水稻细腻。” 刘度低声自语。

穿越前他就曾听闻,杂交水稻在饥荒年代发挥了巨大作用,却并非百姓日常食用的首选。

等日后愿力充足,还是要在改良传统水稻、研发高效肥料与耕作工具上下功夫,从根本上提高粮食产量,那才是长久之策。

不过眼下,能有这杂交水稻解决燃眉之急,已是幸事。

东汉的底层百姓,平日里能吃上野菜喝碗稀粥就已是奢望,哪里会挑剔口感?

只要能填饱肚子,这稻种便是他们眼中的神物。

马车行驶了约莫半个时辰,终于抵达了大将军府。

刘度刚走进府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