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这便是杂交水稻?” 荀彧走上前来,声音带着几分难以置信。
他出身颍川望族,自幼熟知农事,却从未见过这般奇特的稻种。
刘度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荡,点了点头:“正是,有了这些稻种,洛阳的粮荒可解了。”
贾诩蹲下身,小心翼翼地从麻袋缝隙中捻起一粒稻种,放在指尖端详片刻,又放在鼻尖轻嗅,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此物颗粒饱满,气息清新,观其品相,确非寻常稻种可比。只是这荒郊野地,主公究竟如何运来这许多粮种?”
“文和无需多问。” 刘度打断他的话,语气斩钉截铁,“你只需知晓,这些稻种足以让洛阳百姓丰衣足食,这便够了。”
贾诩见状,便知此事涉及主公的隐秘,遂不再追问,转而躬身道:
“属下明白。”
荀彧也拱手道:“属下愿协助文和先生,制定详细的种植章程,确保物尽其用。只是这稻种特性不明,是否需先试种少许,观察其生长习性?”
刘度听了荀彧的话,却有不同的想法。
他心中暗道,这杂交水稻是系统具现之物,经过系统的优化改良,定然没有任何问题,根本无需担心生长习性之类的问题。
而且如今已是八月中旬,若是按部就班地先试种再推广,恐怕会错过最后的播种时机,一旦延误农时,又要等到来年,洛阳的粮荒可等不起。
更何况,往后他要征战天下,需要的粮食数量庞大,光是试种百亩,就算亩产再高,也远远不够支撑大军的消耗。
所以必须抓住当下的时机,直接全面铺开种植,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获足够的粮食,满足整个洛阳的需求。
想到这里,刘度看着荀彧,语气坚定地说道:
“文若的顾虑不无道理,但眼下情况特殊,不必试种了,直接全面推广。让那些西凉降兵和监牢里的囚犯都去帮忙耕种,若是百姓地里已经种下了其他作物,也要翻土重新种植这杂交水稻!”
这话一出,不仅荀彧愣住了,连一直沉稳的贾诩也不由得挑了挑眉。
要知道,在这乱世之中,农业是根本,百姓们视地里的庄稼如性命。
若是强行让他们毁掉已经种下的作物,重新种植这种从未见过的稻种,极有可能引发民愤,甚至激起民变。换做其他任何诸侯,都绝对不敢如此行事。
但刘度不同,他心里有底。
如今他因为斩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