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定都在哪?(第1页)

1940年12月3号,中午,太原城。

一个戴着毡帽的干部首先说道,“我认为,还是北平最合适。既有着足够的历史底蕴,政治象征意义也是极好!”

他的样貌十分普通,就如同田间老农,但那不怒自威的气势让人不敢轻视。

这个会议室内,坐了两溜,全是高级干部。一个个都望向了坐在主位的那个人。

这是一场讨论选择都城地址的会议。由那位给刘青写书的伍首长主持会议。赵刚也被叫了过来,就坐在角落里。

听到这个观点,不少干部都默默地点头。

“北平确实很合适,那里的交通四通八达,平汉线、平绥线、京奉线等数条铁路都经过那里。在交通方面北平的条件,确实得天独厚。”

干部们纷纷在自己的本子上开始记录。

“而且咱们现在要进军东三省,北平将会是一个前进基地!这里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那名干部的话音刚落,便有另一名干部站起身反驳道:“你那是什么话,这不是把首长们置于危险中吗?正因为东三省还没解放,北平才是最不合适的!”

“要知道,只要开战,鬼子的轰炸机,可是能直接从奉天直飞北平的。到时候我们啥都不用干了,就防轰炸得了!要我说,都城就设在太原!这里可是咱们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意义不同。而且,经过我们的发展,太原的重工业实力已经远超东三省。那四万吨的锻压机,大型炼钢厂,还有各种轻工产业,这一切绝不是东三省可比的。再说了,咱们还投入了大量资源,在这里建立了大学。”

“要是不在这里定都,是不是到时候还得搬迁?如果迁走了,不是让附近赖以生存的百姓们突然没了生计,你不怕寒了晋省百姓的心吗?”

“你!我们这是选都城!就算都城选在别的地方这些东西也可以不动嘛。”

“要我说,咱们选的是都城,不是工业基地,也不是文化中心!所以还得是西安、洛阳两个古都。不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历史底蕴上说,他们都不错!”

“要我说就金陵!”

“金陵?那不是要步国府的后尘吗?!再说了,历史上以金陵建都的,有几个长命王朝?”

“你这不是抬杠吗?咱们是唯物主义战士,不信这个!”

“你们不觉得郑州、武汉好像也不错吗?”

一时间会议室中争吵声此起彼伏。

这时老政委敲了敲桌子,示意大家安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