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后天就可以去上班了,不过现在这火柴厂效益也一般。比不了印刷厂,跟您的财政局更是没法儿比。”贺建军叹了一口气。
他这火柴厂刚进去新员工才二十三块钱一个月,虽说都是国营厂,可厂和厂之间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他们火柴厂不仅效益不好,而且工作还累呢。
不光累,他们工作的环境也不好,毕竟有红磷和硫磺这些化学物质每天都要接触。
虽然适当防护对人体并不会有太大的危害,但比起印刷厂来,那可恶劣多了。
印刷厂最大的问题就是油墨和粉尘,但人们对于书本的接受度肯定高于对火柴这类东西的接受度啊,心理上还不一样些。
“先干着吧,现在找个厂里的工作也不容易。”贺建华也为他弟弟担心。
“是啊,这都已经费了很大的劲了,现在每个厂里的名额都紧缺的很哪能随便就顶进去?二哥你这也是幸亏部队上的领导照顾,咱们后街上也有一个退伍回来都两年了,至今也没工作呢。”
“现在这政策可真不友好,当兵的保家卫国这么辛苦,回来还安排不了工作,唉,真是让这些军人流血又流泪呀!我可真为他们伤心。国家就应该大力扶持退伍军人再就业啊!”朱丽娜叹了一口气。
秋白露在黑暗中翻了一个白眼。
社会的发展没有到那一步,工作岗位是有限的,现在虽然已经提出了改革开放,但是还没有真正的做到开放。
中国这么多人口,国营厂能容纳多少?
开始裁军之后,退伍的军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开始大裁军之后,那是多么庞大的裁军数量?
国家能往哪儿安排?只能靠自己了呀。
你说当兵的苦不苦,他们肯定很苦,但是前些年按照政策无故下乡的那些男男女女,他们不苦吗?
城里出生的男孩儿女孩儿,他们连农田都没见过,就被下放到农村。
别以为知青是什么受人欢迎的人,跟本地人抢本就不多的耕地,从来都是不受欢迎的。
多少人熬不住,无可奈何的跟本地人结了。然后政策一改变,又因为这个再也回不了城。
多少人的命运就这样被改写了?
当兵的当然很苦,可是至少退伍后还能回到原籍。
不是秋白露不尊重军人,她非常尊重军人,可时代背景就在这里。
朱丽娜说这些话的时候,多少是有些站着说话腰不疼的意思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