疙瘩汤又叫拌汤,就是煮点土豆,土豆熟了之后把面粉用水混成一颗一颗的倒进去,再加调料。
舍得的话甩个鸡蛋,舍不得就这样。
要不说北方人就是主食配主食呢,秋白露看来这又是土豆又是面疙瘩的,这不就主食了么?
但是很明显家里人不行,没有个馒头包子的,光吃这个那就是吃不饱。
吃过早饭赶着去上班,可路是真难走,到处水洼,今早自行车的动静格外大。
路过人的时候不光要扒拉那个铃,还要喊:“小心啊,躲着点啊!溅你一身啊!”
就在这种呼喊中,秋白露艰难的到了厂子里,就这她的小腿裤子上也溅上了泥点子,一双浅口布鞋边缘也都脏了。
一般她上班都是穿布鞋,周末什么的才会穿一下皮鞋。
当然也只有两双皮鞋,质量也很一般。
女工们都一样,找了废纸把自己的鞋子尽量擦干净,都抱怨外头泥的难走。
昨晚的雨太大了。
“还好没停电,不然一早上起来还得拉风匣。”李翠兰一边揉腿上的泥点子一边说。
“你别揉,一会干了再说,你现在揉不都揉进去了?”马明娥阻止她。
“你家还安了吹风机,我家我婆婆舍不得,天天拉风匣。”李秀清抱怨了一句。
她们说的风匣就是北方大锅旁边安着的手动鼓风机。
因为烧的是炭,由着它自由燃烧,要炒菜,要蒸馒头的时候那个火力就不足。
而且有时候你用柴火还点不着炭呢,必须吹一阵子。
就是一个木头的风箱,外面留着一个把手,人一边往灶膛里放烧的,一边拉风匣,可以控制风速。
电吹风流行起来也有几年了,造型还是跟佩奇差不多,对着灶膛吹的时候人不用使力气。
也有大风和小风的模式,一般就装在灶膛边上,风匣子的后头。
现如今北方人家做饭装了电吹风的也是两种都用。
不光是为了省电,也有时候手动的更实用。
但是如今这个糟糕的电力问题,一旦停电了,你就只能手拉。
贺家就装了这个,秋白露家里还没有呢。
有个歇后语叫做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这个风箱就是风匣。
“白露,你嫂子在那边干的不错啊,娇娇和盼盼也交上朋友了。早知道我早就送过去了,之前我们那附近几家都没有跟她年纪一样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