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九阙都第一把火(第1页)

皇帝目光炯炯:“因为这些年来,朕明白了一个道理,治国如治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政能安民,亦能乱国。你在寮南十二年,深谙水性,更懂民心。朕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位懂得‘水德’的首辅。”

宁元昭心中一震,深深一揖:“臣必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退出大殿,阳光刺目。

宁元昭恍如隔世,手中沉甸甸的圣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

崔洛拍拍他的肩:“怎么,还在恍惚?”

宁元昭苦笑:“老师,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

“不突然,陛下观察你很久了。”崔洛摇头:“你在寮南的每一份奏折,他都仔细阅读,每一个政策,他都暗中评估。你以为陛下为何这么急召你回都城?就是因为已决定让你接任。”

二人穿过宫院,向内阁值房走去。

“清晏啊,”崔洛语重心长,“首辅之位,看似尊荣,实则如履薄冰,朝中党派纷争,边疆不稳,国库虽比十年前充裕,但仍捉襟见肘,你肩上的担子,重得很啊。”

宁元昭点头:“学生明白,只是学生离开都城已经十年有余,对朝中局势已不熟悉,恐难当大任。”

崔洛笑了:“你记得《诗经》中的《民劳》篇吗?”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宁元昭脱口而出。

“正是,为相之道,千头万绪,归根结底不过这四句:让百姓得以休息,使国家得到好处,让四方得以安定。你治水十年,最懂民生疾苦,这便是你最大的优势。”

宁元昭若有所思。

来到内阁值房,崔洛引他认识了几位阁臣,众人早已得知消息,纷纷道贺。

这些人是不是真心恭贺宁元昭不知,只不过他看见了一个一定是真心恭贺他的刘云开。

刘云开现任文渊阁大学士,主要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参与诏令的起草和审核,以及参与重要仪式的策划和执行。此外,还负责指导和监督其他官员的工作。

品级虽然要低一点,但是他也是他们“安山世杰”中最先入阁之人。

以后,他在内阁倒也不至于孤立无援。

一一见礼后,崔洛屏退左右,独留师徒二人,就连刘云开都没留下。

“清晏,”崔洛神色严肃起来,“有件事,我必须提醒你,陛下力排众议提拔你,不仅是因为你的才能和清廉,更是希望借你之力,推行新政,整顿吏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