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安耐心解释道:“赵叔,您想想看,咱们国家现在推广的那些高产粮种,效果多好?
就拿咱们大队来说,现在种一年地,收的粮食够咱们吃几年了吧?
国家还有那么多国营农场呢,他们产的粮食就足够供应了。
以后粮食多了,市场上就能随便买,粮票也会取消。
再说了,也不是所有人都不种地。
以后政策下来,人民公社制度就会取消,改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就是把地分到各家各户,自己种,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除了种粮食,还可以种菜、种水果、养猪养牛养羊,这些都能卖钱,不比光种粮食差。”
李平安又详细描绘了未来农村可能的变化:土地承包、市场开放、商品流通……赵大山听得入了神,脸上的疑虑渐渐被兴奋取代。
“这搞得还真不错!”赵大山一拍大腿,眼睛发亮,“现在人人能吃饱肚子,以后吃不完的还能自己去市场上卖钱,也没有‘投机倒把’的说法了,这日子有奔头!”
他彻底明白了李平安的志向,也不再强求他们当老师。
好!平安,那就按你说的办!我回去就挑人,选三个踏实肯学、念过书的。把人定好,下个星期就开学!明天我把公社发下来的新教材给你拿一份过来。”
事情谈妥,赵大山起身告辞。
李平安将他送到院门口。
走在回家的路上,赵大山心里翻腾不已。
李平安看似整天待在院子里,对外面世界的变化却了如指掌。
他随意给出的资料就能让村里的年轻人考上大学,证明他根本看不上大学里教的东西,说不定早就全会了。
赵大山想起以前在李平安家堂屋书架上看到的那些厚厚的书——机械、农业、电子、物理……许多书名他连看都看不懂。
铁蛋他爸妈还商量着要把孩子送到县城去上学,赵大山此刻心里却有了决断:“回去得跟他们说说,让铁蛋就在村里上!就凭李平安的本事,他带出来的老师,能比县城的差?”
对于李平安描绘的未来,他虽然从未听过,却深信不疑。
这个年轻人的本事确实深不可测,却又实实在在地为靠山屯着想。
不仅让村子里出了几个大学生,还教授了村子里面的人武术。
他可是知道李平安教的可不是什么假把式,而是真功夫。
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