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不肯吃亏的主儿(第1页)

第二天一早。

高家的厨子出去买菜,是受尽了白眼。

所有的菜贩子都像商量好了一样,要么说菜卖完了,要么就直接把价格抬高十倍,摆明了就是不卖给他。

高信本人,更是连门都不敢出。

因为他们家门口全是臭鸡蛋和烂菜叶子。

他们家只要一有人露面,就会有一群热心的百姓,围上来对其进行亲切的问候,问候的内容,上至他家十八代祖宗,下至他还没出生的孙子,可谓是关怀备至。

短短三天时间,高信这位在朝堂上威风八面、能言善辩的礼部尚书,在应天府,已然是声名狼藉,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眼看着自己在这应天府是彻底待不下去了,高信万念俱灰之下,只能连上三道奏折,恳请致仕,告老还乡。

朱元璋看着那些奏折,又看了看摆在御案上的《大明日报》,是哭笑不得。

他也只能按着旧例,将高信的奏折驳回,也算是给足了这位老臣面子。

但他也知道,这应天府,高信是回不来了。

“这小子……”朱元璋摇了摇头,喃喃自语,“这手里有了舆论的刀子,杀人还真是不用见血啊。”

……

就在应天府因为一篇“祥瑞”文章,而闹得沸沸扬扬之时。

一支远征南疆,平定云南之乱的大军,也终于凯旋归来。

永昌侯,蓝玉,作为此次平南之战的主将,一战定乾坤,功勋卓着,风头一时无两。

然而,迎接他的场面,却远没有他想象中那么盛大。

朱元璋并未亲自出城,而是派了太子朱标,代天子出迎。

仪仗队的规格,也只是按照常规的侯爵凯旋标准来布置,甚至还不如前几日澳王回城时,百姓自发组织的场面热闹。

这让本就心高气傲的蓝玉,心中顿时憋了一股火。

当晚的庆功宴上,酒过三巡之后,这股火气终于借着酒劲,彻底爆发了。

“他娘的!真是憋屈!”

蓝玉将手中的金杯狠狠地顿在桌上,酒水四溅,对着身边的一众心腹将领,满嘴酒气地大声抱怨起来。

“老子们在云南那鸟不拉屎的地方,爬山过林,瘴气毒虫,九死一生,才把那帮蛮子给打服了!这是多大的功劳?结果呢?陛下连面都不露,就派太子过来应付一下差事!”

他越说越气,一脚踹翻了身旁的案几。

“还有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