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字彦云,是太原祁县人。他的叔父王允曾担任汉朝的司徒,因诛杀董卓而闻名。然而,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为董卓报仇,攻入长安,杀害了王允,并将王允全家害死。当时,王凌和他的哥哥王晨年纪还小,他们侥幸逃出长安,回到家乡。
王凌被举荐为孝廉,担任发干长。《魏略》记载,王凌在任期间曾因事被判处髡刑,即剃去头发,罚做苦力五年,负责清扫道路。当时,曹操路过此地,看到王凌,问明情况后,得知他是王允的侄子,且所犯罪名并非严重,于是将他从苦役中解脱出来,任命为骁骑主簿。此后,王凌逐渐晋升,担任中山太守,治理有方,政绩显着。曹操征召他为丞相掾属。
曹丕即位后,王凌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后出任兖州刺史,与张辽等人一同前往广陵讨伐孙权。一次,他们在长江边遭遇大风,吴国将领吕范的船只被风刮到北岸。王凌与诸将迎击,斩获颇丰,俘虏了众多敌军,缴获了大量船只,因此立下战功。他被封为宜城亭侯,加封建武将军,后调任青州。
当时,青州沿海地区刚刚经历战乱,法纪松弛。王凌到任后,大力推行善政,赏善罚恶,治理有方,百姓们交口称赞。后来,他又跟随曹休征讨吴国,在夹石与敌军遭遇。曹休军队失利,王凌奋勇作战,冲破敌军包围,使曹休得以脱险。之后,他被调任为扬州、豫州刺史,深得军民爱戴。
王凌刚到豫州时,表彰先贤的后代,寻找尚未显名的贤士,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意义深远。他与司马朗、贾逵关系很好,到任后继承了他们的遗志,继续推行善政。
正始初年,王凌担任征东将军,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正始二年,吴国大将全琮率领数万大军侵犯芍陂,王凌率领各军迎战。双方在塘边激战数日,最终吴军退走。王凌因功被进封为南乡侯,食邑一千三百五十户,又升任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当时,王凌的外甥令狐愚因才能出众担任兖州刺史,驻扎在平阿。舅甥二人同时掌握兵权,掌控着淮南的重要军事力量。王凌被提升为司空。司马懿(司马宣王)诛杀曹爽后,王凌又被提升为太尉,授予节钺(象征军事指挥权的信物)。
王凌和令狐愚秘密商议,认为齐王(曹芳)不足以承担天子之位,而楚王曹彪年长且有才能,他们想迎立曹彪为帝,定都许昌。嘉平元年九月,令狐愚派遣将军张式前往白马,与曹彪互相联络。王凌又派遣自己的舍人劳精前往洛阳,向自己的儿子王广传达这一计划。王广却说:“废立皇帝是天大的事情,不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