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北方边境就饱受外族侵扰之苦。早在古代典籍中,就有关于“蛮夷猾夏”“玁狁孔炽”的记载,这些外族长期给中国带来祸患。从秦汉时期开始,匈奴就一直是北方边境的重大威胁。汉武帝时期,虽然对外征战频繁,东边平定了两越、朝鲜,西边讨伐了贰师、大宛,开辟了通往邛苲、夜郎的道路,但这些地方都在边远地区,对中国的整体局势影响不大。而匈奴却紧逼中原,一旦胡骑南侵,三边地区就会陷入敌人的包围之中。因此,汉武帝多次派遣卫青、霍去病等名将,深入北伐,穷追单于,夺取了匈奴的肥沃土地。后来,匈奴逐渐衰弱,向汉朝称臣纳贡,保塞守边。
到了建安年间,匈奴的呼厨泉单于入朝,被留在汉朝内侍,由右贤王来管理匈奴事务。此时的匈奴已经俯首称臣,比汉朝旧时的匈奴更加驯服。然而,乌丸、鲜卑等民族却逐渐强大起来。他们趁着汉末天下大乱、中原战事频繁、无暇顾及边疆的时机,占据了漠南地区,频繁侵扰城邑,残杀百姓,使得北方边境地区百姓苦不堪言。
当时,袁绍占据了河北地区,他安抚了三郡乌丸,对乌丸的名王大加宠信,收编了他们的精锐骑兵。后来,袁尚、袁熙又逃到了蹋顿那里。蹋顿骁勇善战,边地的长者们都将他比作冒顿,他依仗着地势险要,敢于收留亡命之徒,从而称霸百蛮。曹操(太祖)秘密出兵北伐,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一举平定了乌丸,使得夷狄族人深感震慑,曹操的威名震动了北方大地。乌丸族人纷纷归顺,跟随曹操出征讨伐,边境地区的百姓也因此得以过上了安宁的日子。
此后,鲜卑族的大人轲比能又崛起,他统治了众多部落,收复了匈奴的旧地,从云中、五原一直延伸到辽水,都成为了鲜卑的领地。他们多次侵犯边境,幽州、并州等地深受其害。田豫在马城被围困,毕轨在陉北遭遇惨败。青龙年间,魏明帝听从了王雄的建议,派遣剑客刺杀了轲比能。此后,鲜卑各部落离散,互相攻击,强大的部落逃往远方,弱小的部落则请求归服。从此,边境地区稍微安定了一些,漠南地区也少有战事,虽然偶尔还会有一些小规模的盗匪侵扰,但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相互煽动、兴风作浪了。
乌丸、鲜卑其实就是古代所说的东胡。他们的风俗习惯和早期的历史,撰写《汉书》的史官们已经有所记载。所以这里只重点讲述汉末到魏初这段时间内的情况,以便了解四夷的变迁。
据《魏书》记载,乌丸是东胡的一支。在汉初,匈奴冒顿灭了他们的国家,剩余的乌丸人逃到了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