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诸葛亮传(五)(第1页)

魏明帝曹叡得知消息,亲自赶到长安坐镇指挥,还命令大将张合带兵去抵挡诸葛亮。诸葛亮派马谡带领先头部队,在街亭这个地方和张合交战。谁知道马谡不听诸葛亮的指挥,排兵布阵、行军打仗都出了大问题,结果被张合打得大败。诸葛亮没办法,只好带着西县的一千多户百姓,撤回汉中。

《郭冲四事》里还记载了这么一段:诸葛亮出兵祁山后,陇西、南安两郡很快就投降了。蜀军接着包围天水,攻下冀城,还俘虏了姜维,把几千男女百姓带回了蜀汉。大家都跑来祝贺诸葛亮打了胜仗,可诸葛亮却一脸愁容,神情悲伤,他推辞说:“普天下的百姓,可都是汉朝的子民啊!现在国家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没能保护好百姓,让他们受尽战乱之苦。哪怕只有一个人因为战争死去,那都是我的过错。就因为这样,大家还来祝贺我,我怎么能不感到羞愧呢?”从这以后,蜀国人都知道诸葛亮一心想着灭掉曹魏,不只是为了扩张地盘那么简单。不过也有人提出质疑:诸葛亮早就有吞并曹魏的想法了,又不是这时候大家才知道。而且这次出兵也没成功,损兵折将地回来,虽然有三个郡投降,但也没能守住。姜维不过是天水的一个普通人,抓了他对曹魏根本没什么损失。带走西县的一千多户百姓,也弥补不了街亭战败的损失,这算什么功劳,值得蜀国人来祝贺吗?

街亭失守是个大败仗,为了给全军一个交代,诸葛亮下令处死了马谡。之后,他还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疏,言辞恳切地说:“我才能有限,却身居高位,亲自统帅军队,结果没能严格执行军法,遇事不够谨慎,才导致街亭马谡违抗命令,箕谷赵云那边也疏于防范,这些过错都怪我用人不当。我识人不明,处理事情也不够周全,按照古代的规矩,军队打了败仗,主帅就得担责,所以我愿意自降三级,来惩罚自己的过错。”于是,诸葛亮从丞相降为右将军,但还是代理丞相的职务,管理的事务和以前一样。

《汉晋春秋》里提到,有人劝诸葛亮再出兵攻打曹魏,诸葛亮却摇头说:“咱们在祁山、箕谷的军队,数量都比魏军多,可还是打了败仗,这问题根本不在兵少,而在我这个主帅身上。现在我打算减少兵力、精简将领,严明赏罚,好好反思过错,琢磨出更好的办法来。要是做不到这些,就算兵再多又有什么用!以后,只要是真心为国家着想的人,尽管指出我的过错,这样国家大事才有希望,灭掉曹魏、兴复汉室的目标才能实现!”从那以后,诸葛亮仔细考察将士们的功劳,提拔奖励有才能的人,主动承担责任,还把自己的失误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