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一)(第1页)

刘繇,字正礼,是东莱郡牟平县人。当年齐孝王的小儿子被封为牟平侯,他的子孙后代就在这里安家落户。刘繇的伯父刘宠,曾担任汉朝的太尉。(《续汉书》记载:刘繇的祖父刘本,精通经传学问,博览群书,被称为通儒。他曾被推举为贤良方正,担任般县县长,最终在任上去世。刘宠,字祖荣,继承了父亲的学业,因为通晓经书、品行端正,被推举为孝廉,光禄大夫考察他的德行后,任命他为东平陵县令。刘宠任职几年后,因为母亲生病而辞官,当地百姓和士人拉住他的车驾、挡住车轮,道路都被堵塞了,车子无法前行。刘宠只好在路边亭子停下,换上便服悄悄离开,回家侍奉母亲。后来他被大将军府征召,逐渐升迁为会稽太守。他以身作则为下属做表率,会稽郡治理得很好。朝廷征召他担任将作大匠。山阴县有百姓住在离郡治几十里的若邪山谷中,有五六个七八十岁的老翁,听说刘宠要升迁,结伴来送他,每人带了一百钱。刘宠见了,慰劳他们说:“父老乡亲们何必辛苦自己远道而来!” 老翁们都回答说:“我们是山谷里的粗人,一辈子没到过郡县官府。以前官吏常常上门征敛勒索,民间夜里狗叫声不断,百姓整夜不得安宁。自从您到任以来,狗夜里不叫了,官吏也很少到民间去,我们年老了还能遇到这样的圣明教化,现在听说您要离开,所以尽力来送您。” 刘宠向他们道谢,从中选了一枚大钱收下,所以会稽郡人称刘宠为 “取一钱太守”。他的清廉就是这样。刘宠前后在两个郡任职,八次位居九卿,四次登上三公之位。家里不收藏财物,没有贵重的器物,平时饮食简单,衣着朴素,乘坐破旧的车子、骑着瘦弱的马匹,被称为贫寒。三次离开相位,都回到家乡。往来京城时,常常在路边卸下马车的骖马,悄悄经过,没人知道他是谁。刘宠曾经想在亭舍休息,亭吏阻止他说:“我们整理了驿馆,是为了等待刘公,您不能在这里停留。” 刘宠于是离开继续前行。他的廉洁节俭都是这类情况。后来因年老生病在家中去世。)刘繇的哥哥刘岱,字公山,曾任侍中、兖州刺史。(《续汉书》记载:刘繇的父亲刘舆,又名刘方,曾任山阳太守。刘岱、刘繇都有出众的才能。《英雄记》说刘岱孝顺友爱、仁慈宽厚,能虚心待人。)

刘繇十九岁时,他的叔父刘韪被强盗劫持当作人质,刘繇挺身而出把叔父抢了回来,从此名声远扬。他被推举为孝廉,担任郎中,后被任命为下邑县长。当时郡守把权贵亲戚托付给他照顾,刘繇于是弃官而去。州府征召他到济南任职,济南相是中常侍的儿子,贪婪污浊不守法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