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张严程阚薛传(一)(第1页)

张纮,字子纲,是广陵郡人。他年轻时到京城游学深造,(《吴书》记载:张纮进入太学后,师从博士韩宗,钻研《京氏易》《欧阳尚书》,后来又在陈留郡外黄县跟随濮阳闿学习《韩诗》《礼记》和《左氏春秋》。)学成后回到家乡,被推举为茂才,三公官府也征召他做官,他都没有就任。(《吴书》记载:大将军何进、太尉朱俊、司空荀爽三个官府都征召他担任属官,他都称病不去。)后来天下大乱,张纮到江东躲避战乱。孙策开创基业时,张纮前来投奔并效命于他。孙策上表推荐他担任正议校尉,(《吴书》记载:张纮和张昭一起为孙策出谋划策,孙策常常让他们一人留守后方,一人随军征讨。后来吕布偷袭夺取徐州,自己担任徐州牧,不想让张纮继续辅佐孙策,就追着推举张纮为茂才,发公文要调遣张纮回去。张纮内心厌恶吕布,以屈身侍奉他为耻,孙策也非常看重爱惜张纮,想让他留在身边辅佐自己。孙策回复吕布的文书,拒绝派遣张纮,说:“海里出产的明珠,在哪里都能成为宝物;楚国虽然有贤才,却被晋国任用。杰出的君子,到哪里都会被珍视,何必一定要回到本州呢?”)跟随孙策讨伐丹杨郡。孙策亲自冲到战阵前线,张纮劝谏说:“主将是谋划策略的核心,是全军性命所系的关键,不应该轻率行动,亲自去对抗小股贼寇。希望您能重视上天赋予的资质,不辜负天下人的期望,不要让国内上下人心惶惶。”

建安四年,孙策派张纮捧着奏章前往许都的皇宫,张纮被留在许都担任侍御史。少府孔融等人都和他亲近交好。(《吴书》记载:张纮到许都后,和朝中的公卿大臣以及旧友讲述孙策卓越非凡的才能谋略,说他平定三郡,政令推行如同风吹草伏般顺利,再加上孙策对朝廷忠诚恭敬、恳切真诚,一心向着王室。当时曹操担任司空,想施加恩宠厚待,来取悦远方的人,于是用褒奖的文书推崇孙策,给他改号加封,还征召张纮担任自己的属官,考核列为优等,补任侍御史,后来又任命张纮为九江太守。张纮心中留恋孙策的旧恩,想要回去复命,就以生病为由坚决推辞。)曹操听说孙策去世,想趁着丧事讨伐吴国。张纮劝谏,认为趁着别人办丧事进攻,不符合古代的道义,如果不能取胜,就会结成仇敌、放弃友好关系,不如趁机厚待孙权。曹操听从了他的建议,立即上表推荐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任会稽太守。曹操想让张纮辅佐孙权向朝廷归附,就派张纮出任会稽东部都尉。(《吴书》记载:孙权刚继承大业时,年纪还轻,太夫人因为外部多难,深为忧虑操劳,多次下优待的诏令表示感谢,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