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事能成功,天下就能平定了。现在不赶紧去,恐怕会被曹操抢先一步。” 孙权立刻派鲁肃出发。鲁肃到了夏口,就听说曹操已经向荆州进军,于是日夜赶路。等他到南郡时,刘表的儿子刘琮已经投降曹操,刘备正慌慌张张地逃走,想向南渡过长江。鲁肃直接去迎接刘备,在当阳长阪坡和刘备会面,向他传达了孙权的意思,又讲述了江东的强大稳固,劝刘备和孙权联手。刘备非常高兴。当时诸葛亮正跟随刘备,鲁肃对诸葛亮说 “我是你哥哥诸葛子瑜的朋友”,两人当即结下交情。刘备于是到了夏口,派诸葛亮出使孙权,鲁肃也返回复命。(臣松之按:刘备和孙权联手对抗中原曹操,都是鲁肃的主意。他又对诸葛亮说 “我是子瑜的朋友”,可见诸葛亮早就听过鲁肃的主张。但《蜀书?诸葛亮传》却说:“诸葛亮用连横的策略劝说孙权,孙权才大喜。” 好像这个计策是诸葛亮先提出的。如果两国史官都只记录自己听到的,争相称颂本国的好处,各取功劳,倒也难怪。但这两种说法出自同一部史书,却如此矛盾,实在不是记载历史的正确方式。)
不久后,孙权收到曹操要向东进军的消息,和将领们商议对策,大家都劝孙权投降曹操,只有鲁肃一言不发。孙权起身去厕所,鲁肃追到屋檐下,孙权知道他有话要说,握住他的手问:“你想说什么?” 鲁肃回答:“刚才听了大家的议论,都是要耽误将军,不能和他们谋划大事。现在像我这样的人可以投降曹操,但将军您不能。为什么这么说?我投降曹操,曹操会把我送回乡里,评定我的名位,至少还能当个下曹从事,坐着牛车,带着吏卒,和士大夫交往,慢慢升迁还能当上州郡长官。可将军您投降曹操,能有什么归宿呢?希望您早点定下大计,别听大家的话。” 孙权叹息道:“这些人的意见,太让我失望了;现在你指明大计,正和我想的一样,这是上天把你赐给我啊!”(《魏书》和《九州春秋》说:曹操征讨荆州时,孙权非常害怕,鲁肃其实想劝孙权抵抗曹操,却故意激他说:“曹操实在是强大的敌人,刚吞并袁绍,兵马精锐,趁着战胜的威势讨伐混乱的荆州,一定能攻克。不如派兵帮助曹操,再把将军的家人送到邺城;不然就危险了。” 孙权大怒,想杀鲁肃,鲁肃于是说:“现在事情紧急,就算有别的打算,也该派兵帮助刘备,怎么能杀我呢?” 孙权醒悟,就派周瑜去援助刘备。孙盛说:《吴书》和《江表传》里,鲁肃一见孙权就劝说抵抗曹操并论述帝王大业,刘表死后又请求出使观察局势,不可能反而激劝孙权投降曹操。而且当时劝投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