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诸葛诞传(第1页)

诸葛诞,字公休,是琅琊阳都人,诸葛丰的后代。他最初担任尚书郎,后来成为荥阳令。(《魏氏春秋》记载:诸葛诞担任郎官时,与仆射杜畿一起在陶河试船,遭遇大风,船翻了,诸葛诞也溺水了。虎贲卫士在河中救诸葛诞,诸葛诞说:“先救杜侯。”诸葛诞被冲到岸边,昏过去后又苏醒过来。)他后来担任吏部郎。如果有人向他托付事情,他总是公开说出来并接受,后来事情成功与否,就公开讨论得失作为褒贬的标准。从此,官员们都很谨慎地推荐人才。他多次升迁,担任御史中丞、尚书,与夏侯玄、邓飏等人关系很好,在朝廷中很有名望,京都的人都很佩服他们。上书的人认为诸葛诞、邓飏等人追求浮华,迎合虚名,这种风气不能助长。明帝很讨厌他们,免去了诸葛诞的官职。(《世语》记载:当时,当世的俊士散骑常侍夏侯玄、尚书诸葛诞、邓飏等人,互相标榜,把夏侯玄、诸葛诞等四人称为“四聪”,把诸葛诞、邓飏等八人称为“八达”,中书监刘放的儿子刘熙、孙资的儿子孙密、吏部尚书卫臻的儿子卫烈三人,都不如他们,但因为他们的父亲地位高,也容忍他们为“三豫”,一共十五人。皇帝认为他们助长了浮华的风气,都免去了他们的官职并禁止他们做官。)

明帝去世后,正始初年,夏侯玄等人都在职位上。于是又任命诸葛诞为御史中丞、尚书,出任扬州刺史,加封昭武将军。王凌阴谋造反时,太傅司马懿秘密地向东讨伐,任命诸葛诞为镇东将军、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封为山阳亭侯。诸葛恪在东关起兵时,派遣诸葛诞率领各军讨伐他,与他作战,结果不利。回来后,他被调任为镇南将军。

后来毋丘俭、文钦造反,派遣使者去见诸葛诞,招呼豫州的士人和百姓。诸葛诞杀死了他们的使者,向天下宣布,让天下人都知道毋丘俭、文钦的凶恶和叛逆。大将军司马师向东征讨,派遣诸葛诞指挥豫州的军队,渡过安风津向寿春进军。毋丘俭、文钦被打败后,诸葛诞最先到达寿春。寿春城中有十多万人,听说毋丘俭、文钦失败,害怕被杀,全部打破城门出来,流散到山林中,有的散入吴国。因为诸葛诞长期在淮南,于是又任命他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吴国的大将孙峻、吕据、留赞等听说淮南发生动乱,恰逢文钦前往,于是率领军队和文钦一起直接到达寿春。当时诸葛诞的军队已经到达,寿春城无法攻克,于是他们撤退。诸葛诞派遣将军蒋班追击他们,杀死了留赞,传送他的首级,收缴了他的印信和符节。诸葛诞被提升为高平侯,食邑三千五百户,转任征东大将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