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辂,字公明,是平原郡人。他长得有点丑,没有那种威风的气质,还特别爱喝酒,吃喝玩乐的时候也不讲究场合,所以大家都喜欢他,但不太尊重他。他从小对天文特别感兴趣,八九岁的时候,就喜欢抬头看星星,问这问那的,晚上都不睡觉。父母怎么管都不行。他自己说:“我虽然小,但就是喜欢看天文。”还常说:“家鸡野鸭都知道时间,何况人呢?”他和邻居家小孩一起玩的时候,总是在地上画天文、日月星辰。每次他说话或者做事都很特别,那些有学问的老人都没办法驳倒他,都知道他将来肯定有大出息。长大之后,他果然是周易、天文、气象、占卜、相术的高手,没有他不懂的。他心胸宽广,能容下很多事情。
别人恨他,他也不计较,喜欢他的人,他也不过分夸奖,总是想着以德报怨。他常说:“忠孝信义,是做人的根本,一定要重视;而那些小节,比如过于清高什么的,就不必太在意了。”他自己说:“了解我的人很少,那我就更显得珍贵了。我怎么能像清流一样,拍着石头想要清澈呢?我喜欢和有学问的人讨论,可不想和只会打鱼的人在一条船上,这就是我的志向。”他对父母很孝顺,对兄弟很好,对朋友也很友善,都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一点做作。那些看不惯他的人,后来也被他的品德折服了。
管辂的爸爸当时在琅邪郡当一个小官,管辂才十五岁,就到任所读书去了。他开始读《诗经》《论语》和《周易》,没过多久就能写很深奥的文章,辞藻华丽,逻辑严谨。当时,学校里有四百多个学生,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地来的,都很佩服他的才华。琅邪太守单子春是个很有才华和气度的人,听说管辂是个神童,就想见见他。管辂的爸爸就让管辂去拜见单子春。单子春办了个大聚会,来了有一百多客人,里面有很多能说会道的人。管辂问单子春:“您是名士,又有高贵的身份,我这么年轻,胆子也不够大。如果您要考我,我怕我发挥不好,能不能先让我喝三杯清酒,再开始?”单子春听了很高兴,就倒了三杯酒给他喝。
管辂喝完酒后,问单子春:“您是想让我和您对辩,还是和在场的各位客人对辩?”单子春说:“我想亲自和你这个年轻人较量一番。”管辂说:“我也就是刚学了点《诗经》《论语》和《周易》,学问还很浅,我不能讲圣人的道理,也不能讲秦汉的故事,就只谈谈金木水火土、鬼神的事情吧。”单子春说:“这些可是最难的,你还觉得简单?”管辂就开始讲大道理,从阴阳五行讲起,文章写得花团锦簇,内容丰富。他很少引用书上的东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