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宗室传(一)(第1页)

孙静,字幼台,是孙坚最小的弟弟。孙坚刚开始起兵时,孙静召集同乡和宗族子弟五六百人组成护卫队,大家都愿意归附他。孙策打败刘繇、平定各县后,又进军攻打会稽郡,派人请孙静前来相助。孙静带着家属在钱唐与孙策会师。当时会稽太守王朗在固陵抵御孙策,孙策几次水战都没能取胜。孙静劝孙策说:“王朗依仗城池坚守,很难一下子攻破。查渎在南边,离这里几十里地,(查,读音同 “祖加反”)是条关键的小路,咱们应该从那里攻占他的腹地,这正是兵法说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我愿意亲自带一队人打前锋,一定能打败他!” 孙策说:“好主意!” 于是假意对军中下令:“最近连下雨,水太浑浊,士兵喝了大多肚子疼,赶紧准备几百个瓦罐过滤水。” 到了傍晚,孙策让人到处点起火把迷惑王朗,暗中分兵连夜从查渎道出发,突袭高迁屯。(臣松之考证:现在永兴县有高迁桥。)王朗大惊失色,派前丹杨太守周昕等人带兵迎战。孙策打败周昕部队,斩杀周昕,最终平定了会稽郡。(《会稽典录》记载:周昕字大明,年轻时在京城游学,拜太傅陈蕃为师,博览群书,精通风角占卜之术,擅长推算灾异。被太尉府征召,因考核成绩优异,逐渐升任丹杨太守。曹操起义兵时,周昕前后派兵一万多人援助曹操。袁术在淮南时,周昕厌恶他荒淫暴虐,坚决不和他来往。《献帝春秋》说:袁术派吴景攻打周昕,没能攻下,吴景就悬赏说敢追随周昕的百姓格杀勿论。周昕说:“我没什么德行,但百姓有什么罪?” 于是解散军队,回到家乡。)孙策上表朝廷任命孙静为奋武校尉,想把重任托付给他,可孙静留恋祖坟和宗族,不愿外出做官,请求留下镇守家乡。孙策答应了他。孙权掌权后,升任孙静为昭义中郎将,后来孙静在家中去世。他有五个儿子:孙暠、孙瑜、孙皎、孙奂、孙谦。孙暠有三个儿子:孙绰、孙超、孙恭。孙超官至偏将军。孙恭生下孙峻,孙绰生下孙綝。

孙瑜,字仲异,从恭义校尉开始领兵。当时宾客和将领大多是长江以西的人,孙瑜虚心安抚,赢得了他们的欢心。建安九年,孙瑜兼任丹杨太守,深受部众拥戴,兵力达到一万多人,被加授绥远将军。建安十一年,他和周瑜一起讨伐麻、保两处营寨,大获全胜。后来跟随孙权在濡须抵御曹操,孙权想主动出战,孙瑜劝他谨慎行事,孙权不听,结果军队果然无功而返。孙瑜升任奋威将军,仍兼任丹杨太守,从溧阳移驻牛渚。他任命永安人饶助为襄安县长,无锡人颜连为居巢县长,让他们招纳庐江两郡的军民,两人各自都招来了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