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字仲谋。他的兄长孙策平定各个郡的时候,孙权才十五岁,就被任命为阳羡县长。《江表传》里记载:孙坚担任下邳丞时,孙权出生了,他有着方形的脸颊、大大的嘴巴,眼睛里透着精光," />

第8章 吴主传(一)(第1页)

孙权,字仲谋。他的兄长孙策平定各个郡的时候,孙权才十五岁,就被任命为阳羡县长。《江表传》里记载:孙坚担任下邳丞时,孙权出生了,他有着方形的脸颊、大大的嘴巴,眼睛里透着精光,孙坚觉得这个孩子不一般,认为他有富贵的面相。孙坚去世后,孙策在江东起兵,孙权常常跟在兄长身边。他性格气度弘大开朗,仁慈又很有决断力,喜欢行侠仗义、招揽士人,很早就有了名气,能和父亲、兄长相提并论。每当参与谋划计策,孙策都觉得他很奇特,自认为比不上他。每次宴请宾客,孙策常常回头对孙权说:“这些人,以后都会是你的将领。” 后来,郡里推荐他为孝廉,州里推举他为茂才,还让他代理奉义校尉。汉朝因为孙策远处江东却能尽职纳贡,就派使者刘琬前去给予赏赐和任命。刘琬对别人说:“我看孙氏兄弟虽然各自才能出众、通达事理,但都福分浅薄,不能善终,只有二弟孝廉孙权,形貌奇伟,骨骼不凡,有大富大贵的面相,而且寿命会最长,你们可以试着留意一下他。”

建安四年,孙权跟随孙策征讨庐江太守刘勋。刘勋被打败后,他们又进军到沙羡讨伐黄祖。

建安五年,孙策去世,把事务都托付给了孙权,孙权痛哭不止。孙策的长史张昭对孙权说:“孝廉,现在难道是哭的时候吗?况且周公制定的礼法,伯禽却没有遵守,不是他想违背父亲,而是当时的情况不允许。” 臣松之按:《礼记?曾子问》中记载,子夏问孔子:“三年的丧期里,遇到战争可以不回避,这是礼的规定,还是当初有关部门的临时措施呢?” 孔子说:“我从老聃那里听说,从前鲁公伯禽就有过这样的事,是为了国家大事才这样做的。” 郑玄注释说:“周朝的人服丧满百日后就恢复正常工作。当时有徐戎作乱,伯禽服丧满百日后就出兵征讨,是为了紧急处理国家大事。” 张昭所说的 “伯禽不师”,大概指的就是这件事。“何况现在乱臣贼子争相作乱,豺狼般的恶人到处都是,你却想为亲人哀悼,顾及礼制,这就好比打开大门邀请盗贼进来,不能算是仁。” 于是孙权换下丧服,被人扶着上了马,出去巡视军队。当时,孙权只占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这几个郡,然而那些偏远险要的地方还没有完全归顺,天下的英雄豪杰分布在各州郡,客居在这里的士人把安危和去留放在心上,还没有形成稳固的君臣关系。张昭、周瑜等人认为孙权能够和他们一起成就大业,所以真心实意地辅佐他。曹操上表推荐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任会稽太守,驻守在吴地,派郡丞到郡里处理文书事务。孙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