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字子义,是东莱郡黄县人。他年轻时就热爱学习,在郡里担任奏曹史。当时郡府和州府之间有矛盾,是非曲直难以分辨,谁先把情况报告给朝廷,谁就会被认为有理。当时州府的奏章已经送走,郡守担心自己会落后,就寻找能够出使朝廷的人。太史慈当时二十一岁,被选中前往。他日夜赶路,抵达洛阳后,直奔公车门,看到州府派来的官吏正要请求通报。太史慈问他:“您是要通报奏章吗?” 那官吏说:“是的。” 太史慈又问:“奏章在哪里?” 官吏回答:“在车上。” 太史慈说:“奏章的题署难道没有错误吗?拿过来我看看。” 那官吏根本不知道他是东莱郡派来的人,就把奏章拿给了他。太史慈事先已经藏了一把刀,接过奏章就把它割坏了。官吏跳起来大喊,说 “有人毁坏了我的奏章”!太史慈把他拉到车子旁边,对他说:“刚才如果您不把奏章给我,我也没办法毁坏它,这样一来,吉凶祸福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样的,我不会独自承担这个罪名。不如我们默默地一起离开这里,这样可以用生存代替死亡,否则我们都会被判刑治罪。” 官吏说:“您为了郡府毁坏了我的奏章,已经得偿所愿了,还想逃跑做什么?” 太史慈回答说:“当初我接受郡府的派遣,只是来看看州府的奏章是否已经通报上去。我一时冲动,做得太过分了,才毁坏了您的奏章。现在回去,恐怕也会因此受到谴责和愤怒的对待,所以想和您一起离开。” 官吏觉得太史慈说得有道理,当天就和他一起离开了。太史慈和官吏出城后,趁机偷偷返回去通报了郡府的奏章。州府的人听说后,重新派官吏去通报奏章,但有关部门因为奏章被篡改过的缘故,不再受理,州府因此受到了指责。太史慈也因此出了名,却遭到州府的忌恨,他担心会遭受灾祸,就逃到辽东躲避。
北海相孔融听说了太史慈的事迹,觉得他是个奇才,多次派人去慰问他的母亲,并送去财物。当时孔融因为黄巾军侵扰,出兵驻守都昌,被贼人管亥包围。太史慈从辽东回来后,母亲对他说:“你和孔北海从来没有见过面,但自从你离开后,他对我关怀照顾,情意深厚,超过了老朋友,现在他被贼人包围,你应该去帮他。” 太史慈在家停留了三天,然后独自步行直奔都昌。当时包围还不严密,他趁夜里找到机会,进入城中见到孔融,请求带兵出去袭击贼人。孔融没有答应,想要等待外面的救援。但救援的人一直没有到来,而包围却一天天加紧。孔融想向平原相刘备告急,可城里的人没有办法出去,太史慈主动请求前往。孔融说:“现在贼人包围得很严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