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身边的人都说:“太史慈肯定往北跑了不回来。” 孙策却说:“子义要是离开我,还能投奔谁呢?” 他在昌门为太史慈饯行,握着他的手腕告别:“什么时候能回来?” 太史慈回答:“不会超过六十天。” 后来果然如期返回。(《江表传》记载:孙策刚派太史慈出发时,议论纷纷,都说太史慈不可信,有人说他和华子鱼是同乡,恐怕会留在那里为华子鱼出谋划策,有人怀疑他会往西投靠黄祖,借路返回北方,很多人说派他去是失策。孙策说:“你们说的都不对,我已经仔细考虑过了。太史子义虽然勇猛有胆识,但不是反复无常的人。他心怀谋士的谋略,立志践行道义,看重承诺,一旦答应知己,至死都不会背弃,你们别再担心了。” 太史慈从豫章回来后,议论的人才开始佩服孙策。太史慈见孙策说:“华子鱼是品德良好的人,但没有谋略才能,没什么长远规划,只会自我保全罢了。另外丹杨人僮芝在庐陵擅自做主,谎称有诏书任命他为太守。鄱阳的百姓首领另立宗族武装,凭仗兵力割据边界,不接受华子鱼派去的官吏,说‘我们要另立郡府,等汉朝派真正的太守来,才会迎接’。华子鱼不仅不能平定庐陵、鄱阳,最近连海昬的上缭壁垒都管不了,那里五六千家百姓结成宗族武装,只向郡里缴纳租布,要征调一个人都做不到,华子鱼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而已。” 孙策拍手大笑,于是有了兼并豫章的志向,不久就平定了豫章郡。)
刘表的侄子刘磐骁勇善战,多次率军侵扰艾县、西安等县。孙策于是从海昬、建昌分出左右六个县,任命太史慈为建昌都尉,治所设在海昬,同时统领众将抵御刘磐。从此刘磐再也不敢来侵扰。
太史慈身高七尺七寸,胡须漂亮,手臂像猿猴一样修长,擅长射箭,箭无虚发。曾跟随孙策讨伐麻保的贼人,贼人在营寨里顺着楼台边走边骂,还用手抓着楼台的横梁。太史慈拉弓射箭,一箭穿透那人的手钉在横梁上,营外上万士兵无不叫好,他的箭术就是这么精妙。曹操听说他的名声,派人送信给太史慈,用箱子封着,打开一看里面没写什么话,只装着当归(暗指希望他归顺)。孙权掌权后,因为太史慈能制服刘磐,就把南方的事务托付给他。太史慈在建安十一年去世,年仅四十一岁。(《吴书》记载:太史慈临死前叹息说:“大丈夫活在世上,应当带着七尺长剑,登上天子的台阶建功立业。现在志向还没实现,怎么就要死了呢!” 孙权十分悲痛惋惜。)他的儿子太史享,官至越骑校尉。(《吴书》记载:太史享,字元复,曾任尚书、吴郡太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