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一)(第1页)

程普,字德谋,是右北平郡土垠县人。他早年在州郡做官吏,不仅相貌堂堂,还很有计谋,尤其擅长应对各种场面。后来跟随孙坚征战四方,在宛城、邓县一带讨伐黄巾军,又在阳人城打败董卓的军队。无论是攻城还是野战,他总是冲锋在前,身上留下了不少战伤。孙坚去世后,程普又追随孙策来到淮南,跟着攻打庐江郡,成功攻克后,一起东渡长江。

孙策进军横江、当利口时,程普随军击败张英、于麋等敌军,接着转战拿下秣陵、湖孰、句容、曲阿,每战都立下战功,孙策特意给他增兵两千人、战马五十匹。后来进军乌程、石木、波门、陵传、余杭等地,程普的战功最为突出。孙策进入会稽郡后,任命程普为吴郡都尉,治所设在钱唐。后来调任丹杨都尉,驻守石城。他又率军讨伐宣城、泾县、安吴、陵阳、春谷等地的贼寇,把他们全部击溃。有一次孙策攻打祖郎,被敌军重重包围,程普带着一名骑兵拼死护住孙策,两人骑马大喊着冲向敌阵,用长矛猛刺敌军,贼兵被冲散,孙策才趁机突围。后来程普被任命为荡寇中郎将,兼任零陵太守,跟随孙策在寻阳讨伐刘勋,又在沙羡进攻黄祖,之后返回石城镇守。

孙策去世后,程普和张昭等人共同辅佐孙权,在吴郡、会稽、丹杨三郡辗转作战,平定了那些不肯归附的势力。他又跟随孙权征讨江夏,回师途中经过豫章郡,奉命单独讨伐乐安县。乐安平定后,他接替太史慈驻守海昬。后来与周瑜分任左右都督,在乌林大败曹操,又进军南郡,把曹仁赶走。孙权任命他为裨将军,兼任江夏太守,治所设在沙羡,享受四个县的赋税收入。在孙权早期的将领中,程普年纪最大,当时人们都尊称他为 “程公”。他生性喜欢施舍,对士大夫也很敬重。周瑜去世后,程普接替他担任南郡太守。后来孙权把荆州分给刘备,程普又回到江夏郡任职,升任荡寇将军,不久后去世。(《吴书》记载:程普曾处死几百名叛乱者,把他们的尸体投入火中,当天就染上恶疾,过了一百多天就去世了。)孙权称帝后,追念程普的功劳,封他的儿子程咨为亭侯。

黄盖,字公覆,是零陵郡泉陵县人。(《吴书》记载:他是前南阳太守黄子廉的后代,家族分支迁徙,从祖父辈起迁居零陵,就在那里安家落户。黄盖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遭遇不少艰难困苦,却始终胸怀壮志。即使身处贫贱,也从不把自己等同于平庸之辈,常常利用打柴的空闲时间学习写字和兵法。)起初做郡里的小吏,后来被推举为孝廉,还受到三公官府的征召。孙坚发动义兵时,黄盖前来投奔,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