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问策!如何开展贸易?(第1页)

哈拉和林的临时帅帐里,炭火燃得正旺,将朱高炽藏青蟒袍上的暗纹映得愈发清晰。

他看着帐外踏雪而来的三人,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徐允恭依旧是一身素色铠甲,腰悬长剑,站在帐门处便带出几分凛然正气;詹徽裹着厚厚的狐裘,脸色却比狐裘的毛领还要白;刘三吾的棉袍沾着雪渍,手里还攥着半卷被风吹散的文书,显然是仓促赶来的。

“哟,这不是詹大人、刘学士吗?”朱高炽端起茶盏,指尖划过温热的杯壁,“岭北的冬天,可比咱金陵城爽快多了?听说詹大人前几日去巡查草场,冻得连笔都握不住了?”

詹徽的脸腾地红了。

他本是吏部侍郎,因得罪这朱高炽被发配岭北,原以为凭着笔杆子也能混个清闲,谁知前日跟着士兵去登记部落牲畜,刚在雪地里站了半个时辰,手指就冻得像胡萝卜,连账本都差点掉进冰窟窿。

此刻被朱高炽点破,他脖子都涨得通红,却只能躬身道:“殿下教训的是,臣……臣确实疏于历练。”

“刘学士倒是好兴致,”朱高炽又看向刘三吾,“昨日见您在断墙下写诗,‘朔风卷雪覆龙庭’,好句子啊。只是不知这‘龙庭’二字,指的是昔日的蒙古汗廷,还是如今的大明都司?”

刘三吾心头一紧。他本是翰林学士,因被御史台查出科举舞弊偏帮南方士子,才落得举家发配的下场。

昨日触景生情写了几句诗,没成想竟被朱高炽听了去。

这“龙庭”二字若是说不好,怕是又要招来祸事。

他连忙垂首:“臣愚钝,不过是见景生情罢了。如今岭北之上,唯有大明龙旗飘扬,自然是指我大明都司。”

看着两人羞愤交加却只能低头认错的模样,朱高炽终于收敛了玩笑的神色。

他知道这两人虽戴罪在身,却都是能臣——詹徽可是精英文臣,精通律法政务,正好用来规范商路秩序;刘三吾更是一代大儒,博古通今,熟悉各族习俗,可助朝廷安抚部落。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亲眷族人都跟着来了岭北,拖家带口的,比谁都盼着能立功回京。

果然,詹徽按捺不住,率先开口:“殿下,臣等虽有罪在身,却也想为大明效力。方才听闻殿下要开通草原商路,不知这章程究竟是何模样?臣在六部时曾处理过边贸纠纷,或许能略尽绵薄之力。”

朱高炽放下茶盏,目光扫过帐内悬挂的舆图——那上面用朱砂标出了一条蜿蜒的红线,从辽东广宁卫一直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