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碾过京都的石板路,发出规律的颠簸声。
朱高炽靠在车壁上,听着窗外渐远的喧嚣——那是佐渡金山方向传来的号子声,混杂着长崎港的船鸣,像一首属于资源与财富的交响曲。
他侧头看向对面的朱棣与朱棡,两人虽仍不说话,却没了来时的针锋相对,眼底都带着几分对未来的盘算。
“都看过了?”朱高炽忽然开口,打破了沉默。
朱棣“嗯”了一声,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没想到这些商人真能折腾,石见的银矿、佐渡的金山,比我预想的还要兴旺。”
他想起刚到倭国时,这里还是一片蛮荒,如今却成了大明的聚宝盆,心里难免有些复杂。
朱棡则更关注实际:“光是今年,这些资源区给朝廷的税银就够造五十艘战船了。若能把美洲的矿脉也这般开发……”他没说下去,眼里的兴奋却藏不住。
马车驶入燕王宫时,暮色已浓。
朱高炽在正殿坐下,屏退了左右,只留他们兄弟二人。
“巡视了这一路,你们该明白,倭国这点家底,跟美洲比起来,不过是九牛一毛。”
他手指在案几上敲着,“但想去美洲,不是拍脑袋就能成的事。”
朱棣往前倾了倾身子:“炽儿你说的是,远洋航行,船得够结实,水师得能打仗,不然没等靠岸,就得被风浪掀翻,或是被海盗抢了。”
“不止这些。”朱高炽摇头,“船要精造,得请江南最好的造船匠,用最硬的木料,船舱得能装下足够的粮草淡水,还得有防渗漏的法子。水师训练也得改,不能只练近海作战,得学看星象、辨洋流,懂远海的风向规律。”
他看向朱棡:“三叔在山西时就善用工匠,这事你得多费心。挖金矿银矿的、冶炼钢铁的、甚至懂医术的,都得提前备好——美洲的土人可不会给你们送医送药,真到了那边,什么都得靠自己。”
朱棡点头应下,眉头却皱了起来:“可这些工匠大多在江南,咱们在倭国,怎么调得动?”
“我会给皇爷爷递折子,让工部配合你们。”朱高炽语气笃定,“就说为了开拓海外疆土,需要抽调工匠支援,皇爷爷不会驳回。”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但有一条,这两三年,你们得安分些。”
朱棣与朱棡对视一眼,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朱棡先开了口:“老四,之前是三哥冲动了,为了点地盘跟你吵,是我格局小了。”
朱棣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