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大院里新添了一个小生命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这个小宝宝给吸引去了。
要不是考虑到沈秀萍还在月子里不能见太多外人,邻居们恨不能轮流去看小宝宝。老蔡家和老陆家纷纷贡献出了自家最新的布料要给做新衣服;老吴家直接贡献出每天一个鸡蛋,蛋王下的蛋,那可是老吴家专属,邻居们眼馋了好几个月了,愣是没能争取出一个。
这下可好,要是蛋王一天下两个蛋,还能让老吴吃上一个,要是蛋王只下一个,那就没他什么事儿了。
大院里的邻居们对这个小宝宝的宠爱,超乎了老汪家所有人的意料。
其实想想也能理解,先不说汪永革自从当上列车长、乃至副段长后,大院里谁家没用过他的关系?就是火车司机老蔡家,蔡小年小时候闹着要跟着上火车,汪永革在车上给照看了好几年......
再就是沈秀萍,那是大院里公认的救星,自从沈秀萍考进铁路医院入职以来,大院里从大人到小孩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是先找她做诊断,然后再听治疗方式。沈大夫人美心善,能让街坊邻居们少花钱就少花钱,甚至有时候一个药片的事情,她都自己掏腰包给解决了。
汪新可能年轻了点,没有给过大院邻居太多帮助,但他可是未来的刑警,大家都知道汪新是宁阳知名警校毕业的,而且不知道谁传的,说汪新在哈城还有背景,再加上他和老马家的马燕现在谈的火热,这两家大院里最有实力的家庭未来肯定是要成亲家的嘛。
所以于情于理,沈秀萍生的这个小闺女,成了大院邻居的手中宝。
大院的天空,瓦蓝瓦蓝的,又是一个艳阳天,在大家的细心呵护下,小宝宝满月了。
欣喜过后,给这孩子起什么名字成了汪永革和沈秀萍的心头老大难。汪新的名字起的时候是因为生他那年,全国范围内仍在推进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 等运动,“破旧立新”“迎接新胜利” 等口号深入人心。汪永革当时为他取这个名字,也是对时代口号的响应,希望儿子成为 “新时代的建设者”。
现在国家的秩序已经趋于稳定,先进文化百花齐放,给这个小闺女起名字,就不能像汪新那么“草率”了。
最后,还是吴长贵为此去联系了那位道长,要给汪家这个小闺女求个好名字。
几天后,汪新和马魁在火车上忙完了工作,回到餐车稍作休息。
马魁接过汪新给他递过来的热水,边吹着边吸溜着。
“所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